狂野北美1846_第425章海上波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5章海上波折 (第2/3页)

    “哼,当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传朕的御令,所有来犯的敌舰一艘都不许放走,放开手狠狠的打,全部予以击沉。”

    “遵命,陛下。”

    远处隆隆的炮响已经拉开了海战序幕,李察并不在意这些小跳蚤窜出来表现,一个手指头摁死即可。

    但基于欧洲访问的这两次波折能够看出,当今欧洲王室对来自北美的大唐王室融入还抱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和敌意,路漫漫其修远兮,远非一二十年可以消除隔阂。

    放长了看,需要五六十年甚至一两代人。

    李察原本也没指望一次访问就能竟功,俄国历任沙皇大部分都来过伦敦和欧洲,并且多次与德意志邦联各国联姻,也没有让欧洲普遍敌视沙俄的局面得到改变。

    在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夫妇访问伦敦时,女王还曾与当时同样年轻的皇太子亚历山大二世有过一段交往,可惜由于双方的身份终究没了下文。

    大唐王国与欧洲各王国间东西方的巨大文化差异,宗教差异和语言差异,使得双方关系始终磕磕碰碰,步履艰难,难以消除敌意和警惕。

    慢慢来吧,不能强求。

    李察轻叹一声,他的目标是在整个北美和中美洲推广汉家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唐人殖民到哪里,就把华夏文化影响力推广到哪里。

    在大唐帝国的普及教育和慈善教育中,始终以华文教育为核心,年轻学子在初级学校里学习的只有华文,接受的是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进一步深造,英语和法语只有到中级学校才会教授。

    ….只有贵族云集的昂贵私家学校,才会从小学便开始教授双语。

    双语一般就是指的国文和英语,有些门槛很高的贵族学校甚至教授法语,拉丁语,德语,意大利和西班牙语,但只是很少的精英教育。

    欧洲学校宗教氛围浓郁,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课程里,神学教育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份额,这在大唐帝国完全见不到。

    大唐帝国在中小学以国文,数学和历史为重,这三门课几乎占了8成的课时,剩下的才是体育,地理等副课,到了中学会增加英文,物理和化学等几门课程,完全不教授神学内容。

    所以,北美和欧洲教学的重点区别极大。

    “哇……打中了,厉害!”

    邮轮下层的禁卫军官兵们爆发出情不自禁的欢呼声,打断了李察的思绪,让他抬起头来看过去。

    “伏波尊者”号已经在海面上飙起了高速,但始终画着圈子没有远遁,隔着远远的实时监控战场情况。

    率先命中的是“山风”号铁甲巡洋舰,这艘战舰边打边冲,在接近到三链距离时,其230毫米口径主炮连续命中一艘双桅风帆战舰。

    巨大的爆炸威力将这时候双桅风帆战舰笼罩在火团中,桅杆“卡啦啦”折断,爆炸殃及的白色风帆引起了大火,船身上出现一条5米多长的大口子。

    巨大的震动让攀爬在高处的帆缆手再也握不住,下饺子一样的纷纷摔落到海中,有的直接砸在甲板上血花四溅,显然不得活了。

    一击得手

    “山风”号铁甲巡洋舰群情振奋,迅速调整舰身位置,在两分钟后主炮再次开火,打出4发炮弹命中二发,同时命中多发副炮炮弹,直接将这一艘双桅纵帆船拦腰炸断,敌舰所有的官兵都惊慌失措的纷纷跳海。

    在“山风”号铁甲巡洋舰发威后,“暴风”号亦不甘示弱,在第5轮齐射中同样命中,炮弹爆炸产生的巨大火团照亮海面,炸碎的残肢断臂和碎船板高高的飞起,然后如雨般溅落。

    短短10来分钟

    气势汹汹来袭的5艘风帆战舰已经一沉一重伤,蒸汽铁甲战舰的巨大威力让来犯敌军的目瞪口呆,剩下的3艘风帆战舰急匆匆的开始放帆,转向,看这架势是准备逃离战场。

    一脚踢到铁板上,连脚骨头全都折了。

    可是这三艘风帆战舰想逃哪有那么容易?

    “山风”号和“暴风”号利用蒸汽铁甲战舰转向快,提速快,火力勐的优点,围着敌舰就是一阵勐轰,场面简直是一边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