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北美1846_第433章移民和北美人口构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移民和北美人口构成 (第2/3页)

    在原来历史上

    德国人,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是移民北美和南美的主力,总数占据所有白人移民的8成以上,而德裔白人尤其钟情于北美。

    因为这里的气候相较于欧洲更为温暖,阳光更充足,土地广大而肥沃,四季分明但不会过分炎热潮湿,非常适合德国移民的生活习惯。

    大唐帝国所属五大湖地区中部各省,就是德裔白人移民传统的重点聚集区,该地区德裔民众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北美战争前),至今依然是中部地区的社会主要族裔之一。

    以大唐帝国如今超过4000万总人口的体量,华裔人口占据83.6%(这是一个动态的数字,每当新吞并一大片地区,华裔人口比例都会有所下降,然后再缓缓上升)以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接受融合能力。

    每年输入一定数量的白人移民有利于加强中西民族融合,增强国家经济活力,孕育出更加灿烂唐人新文化。

    欧洲向北美移民的大趋势不可阻止,在北美战争期间大幅度降低后,战后迅速反弹,从最低每年27万人的规模增长到如今年均85万至90万规模,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

    这一移民大潮将持续到下个世纪20年代,差不多还要整整60年,累计向北美输送白人移民超过4500万人,移民最多年份超过160万。

    正是由于大量欧洲白人移民乘船抵达北美,让美利坚合众国与美利坚联盟国迅速从战争的满目疮痍中恢复过来,补充了急需的劳动力人口。

    根据1863年底人口统计;

    美利坚合众国人口从北美战争中最低谷776万,到1863年底总人口重新突破千万大关,工业生产和贸易迅速恢复,政府财政税收增加喜人,重新具备了很强的偿债能力。

    ….这其中

    不堪忍受英属加拿大殖民地酷寒天气的美国人,在战后回流超过百余万,是美利坚合众国(北方)人口恢复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华裔移民已涌入东海岸寻找经商和置业机会,再加上欧洲移民潮恢复到正常年景,是美利坚合众国“总人口突破千万大关”的另外两大因素。

    在美利坚合众国(北方)人口结构构成中,白人占据73.2%,华裔占据15.4%,黑人占据7.3%(注;最高峰时曾达到22.2%),墨西哥人占据3.1%,印第安人占据0.9%。

    美利坚联盟国的总人口也迅速恢复到815万人规模,在人口构成中,白人占据36.72%,华裔占据23.1%,黑人占据32.4%,墨西哥和中美洲人占据5.7%,印第安人占据2.1%。

    大唐帝国皇帝李察访问的下一站,就是白人移民输出大国意大利王国。

    19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四分五裂,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积极推行“自上而下”的统一政策,经他和加里波第的等人十几年努力,一步步的实现了分裂的亚平宁半岛各城市邦国统一。

    1861年3月,撒丁王国改国号为意大利王国,正式定都佛罗伦萨。

    现如今

    意大利王国的统一大业并没有全部完成,奥地利帝国占据着威尼斯地区,法国军队统治下的罗马及其附近教皇国割据一方,这是意大利完成统一大业上的两大拦路虎。

    如今的意大利王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工业以城市手工业为主,主要是裁缝,皮革匠,铁匠,手工纺织,印染和玻璃,瓷器和珠宝首饰匠等等,尚未开启正式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唐、普、荷等国,甚至比沙俄工业还落后。

    由于意大利王国刚刚统一不久,在海外没有一块殖民地,那些生活无着的底层意大利民众和手工业者为了寻求美好生活,向北美移民的倾向非常强烈。

    意大利裔白人移民是今后数10年向北美移民的主力族群之一,仅次于德裔和爱尔兰裔位列第三。

    在大唐帝国皇帝李察访问列表中,没有奥地利帝国和西班牙这两个欧洲重要国家,前者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考量,后者则与大唐帝国的关系冷谈甚至敌意。

    先说说奥地利帝国吧,作为哈布斯堡王朝封建统治的中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