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普鲁士在行动 (第1/2页)
伏见鸟羽之战后一个多月 随着天气的转暖,扶桑列岛西南战场的内战打的愈发激烈,叛军依托城镇和山区有利地形激烈反抗,幕府军队在长州的战斗打得磕磕碰碰。 不出意外的吃了几个败仗后,向西南推进30多公里便停了下来,再无寸进。 大阪港 从神州威海卫港出发的“永泰山”号邮轮经过两天二夜的航行,顺利抵达大阪港。 该轮将在这里稍作物资补充后,启程前往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这是一次长达8天8夜的跨洋航行,必须在港口补足煤炭,水和蔬菜粮食。 趁着空暇的便利,从故乡神州省亲回来的范鹏举少将身着一身白色西装便服,看起来就像个气度威严的官员,脸上的气色红润,显然在家乡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从邮轮上下来,他的身后跟着130多名精壮的范氏宗族乡人,年龄从十六七岁到三十多岁都有,这是乡邻们托付他带到北美发展的范氏子弟。 范鹏举此行返乡,跟随他前往北美发展的可不止这130多人,在邮轮上,还有足足410余人,其中男女老少皆有。 塔伦堡是个人口约3万余人的城市,一条铁路途经此处,已经成了维系大军日常军资所需的供应线,每天都有3~4列满载物资的火车抵达,火车站场上各种物资堆成了山。 妨碍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民族最大的障碍,就是同样操着德语的奥地利帝国。 在塔伦堡集训的7个主力军加两个重骑兵师中,尤其以第二军团兵力最为雄厚,实力最强大; 相互独立的状态,为英、法、俄、瑞等欧洲列强干涉德意志地区的事务提供了便利。 “我看你们带来的车马不够啊,这些都是我的随从,今后安排一起行动吧。”范鹏举少将没有回应对方的话,他看了看码头上仅有的两辆马车,眉头皱起来说道。 只要有机会返回神洲省亲,少不得要带上一大批同族乡邻们闯荡北美,一来是封地建设所需,用外人总不如用自家宗族子弟来的贴心。二来是乡情羁绊,抱团取暖的华夏民族传统。 这让他们原本离开家乡有些惶恐无助的心情安定下来,毕竟码头上族人众多,很快便七嘴八舌的热议起来…… 在传统的西北欧地区,存在着多如牛毛的大小邦国,虽然国民都讲着同一种语言——德语,但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却是相互独立的。 在能够通向塔伦堡军营的道路外围,布置了大量普鲁士警察哨岗实行24小时不间断警戒,没有军方手令,任何人严禁通过。 当今时代,德意志民族尚没有实现统一。 这一切,都要依赖眼前年岁和他差不多的大侄子。 在塔伦堡军营集训的有普鲁士第一军团,第二军团,普鲁士王国胸甲骑兵第五师和胸甲骑兵第六师,还有巴伐利亚第2军部分军队,仅准将以上军官就高达76名,绝大部分都属于传统的容克军事贵族,真可谓将星荟萃,济济一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成为了德意志民族实现自立、获得统筹性发展、追求地区话语权的最大阻碍因素。 “干杯,亲爱的将军们,你们将士兵们训练的非常好,国王陛下谨通过我向将军们表达谢意,来……为了德意志统一干杯!”亲王殿下高举手中的酒杯。 站在亲王殿下身边的是他的妻子维多利亚-路易丝公主,她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陛下与阿尔伯特亲王的长公主,身份极为尊贵,与丈夫携手出席了这场盛大夜宴。 第一军团的司令长官则是威廉国王的侄子,有着“血王子”之称的腓特烈·卡尔亲王,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容克军事大贵族。 第二军团是普鲁士王国军队主力,共计有4个军12.7万人,分别是禁卫军,第二军,第九军,第十二军和王室胸甲骑兵第五师。 看着当地扶桑人对范鹏举点头哈腰的恭敬模样,五叔和一众范氏子弟们真是大开眼界,原来老爷在这个叫倭国的地方也能吃得开,看起来备受尊敬。 鉴于对奥地利帝国军事准备的敏感性,普鲁士王国在封锁消息方面,竭尽所能的做到最好。 通过上述种种举措 威廉国王从传统的德意志容克军事大贵族手中夺得了举足轻重的军事指挥权,尤其是第二军团,被普鲁士王室牢牢的掌控在手中,极大的增强了君主话语权。 而这130多名精壮的范氏子弟,范鹏举准备带着他们在扶桑国亲历战争血腥残酷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