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冒险计划 (第1/3页)
普军前线指挥部 国王威廉,首相俾斯麦和普军一众高官们站在偌大的沙盘前,看着沙盘上标示敌我双方态势的小旗子沉默不语,氛围显得很凝重。 在南线战场上 盟友意大利的军队仅仅两天就被奥军打垮了,战前傲气十足的意大利统帅向普鲁士王国发出紧急求援,这让兵力原本就很紧张的普鲁士军队左右为难。 到底救还是不救? “毕竟是军事盟友,救肯定是要救的……但不是现在。”俾斯麦首相语气坚定的说道。 他用手指了一下北线战场形势,抬头对威廉国王说道; “易北河军团和第一军团势如破竹的攻入萨克森和汉诺威等地,扫灭了跟随奥地利帝国摇旗呐喊的一众小丑,如今攻击势头正盛。 这是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关键一步,任何意外情况都不应该打断上述两军团的军事行动,而是要再接再厉,一举扫灭这些分裂德意志民族的邦国。 第二兵团16万人负责牵制奥地利兵团主力共计6个军28万余人,以少击多,原本肩膀上承担的压力就极大,更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抽调掉。 增援意大利南线战场只能从国内动员兵力想办法,争取在两周内筹建一个人数5~6万人的新兵团,投入南线战场,以稳定当地溃烂的局势。 毛奇将军阁下,参谋总部方面是什么意见?” 俾斯麦首相点到了参谋总长毛奇将军,这位经验丰富的军事统帅向前走了一步,从旁边中校副官手上接过乐队指挥棒一样的小木杆,指点偌大沙盘上地形说道; “尊贵的陛下,首相大人; 若想在北线战场全面发起进攻,我们必须要继续增兵,以加强前线攻击力量。 参谋总部针对第二阶段战争作出了完善预桉,当务之急是利用国内完善的铁路线向前运送兵力,根据调运计划; 陆军参谋总部将与铁路部门密切配合,调运共计810余列火车,向北方战场再输送15~16万兵力,这包含我们的盟邦士兵,目前这一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了。 最迟一周时间 我军将在前线集结足够的兵力发起第2阶段作战,以迅勐而不间断的勐烈攻击打击敌人,消灭其有生力量,迫使奥地利帝国承认战败,从而退出战争。 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兵行险招。 如今王国三大兵团在突破进入萨克森,汉诺威等地后,易北河兵团和第一兵团将在德累斯顿以北的摩拉维亚地区集中,从而合兵一处,组成一支规模约19~20万人(算上后续增援兵力)的大兵团。 我的计划是; 命令易北河军团和第1军团则沿厄尔士山脉向山南挺进,第2军团25余人(注;后续增援的数字)则翻越苏台德山脉,向西南推进。 王国三个主力军团“分进合击”,全面突入奥地利帝国境内,形成兵力规模达45万人的联合大兵团,目的地是在尹钦地区对奥军主力28~35万余人(期间可能有数万人的增援兵力)形成钳形攻势,以优势兵力将奥军主力包围并一举歼灭。 当然,这一军事计划的危险性很大。 若奥地利军团在厄尔士山脉和苏台德山脉凭借有利地形节节阻击,我军可能在承受重大伤亡的同时,延误了有利战机,从而导致整个作战计划泡汤。 此外这一计划深入敌境内,会导致阵线过长,主力大军的后勤补给一定程度的困难。 参谋总部深入研究后认为; 只要能够在两周以内时间包围并重创奥地利主力兵团,那么后勤补给的困难不会大范围爆发,从而导致整个军事计划的功败垂成;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风险有,但是收益更大。 奥地利帝国的盟邦军队在溃退时,仓惶中并没有在苏台德山脉和厄尔士山脉留下阻击断后兵力,易北河追击兵团已经深入山区,这是当前最大的利好。 我们必须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投入足够的兵力进入山脉深处,迅速拔除有可能占据险要地形的少量敌军城堡,开辟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是否执行这一军事计划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