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北美1846_第471章作大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1章作大死 (第3/3页)

的奇特尔琴声传来,男男女女成群结队的跳起了踢踏舞,篝火映红了每一个人的喜悦面庞。

    区区一点恩赐,将会永远的留在这个小镇的记忆中。

    许多年以后

    当比卢姆镇居民得知道是大唐帝国皇帝李察陛下乔装改扮来到这里,立马产生了巨大轰动,自发的将1866年6月15日定为“圣临节”,每年这一天都会举办篝火狂欢晚会,隆重纪念。

    而大唐帝国方面拨出专款,为“圣临节”购买免费的酒肉分发给参加篝火狂欢的人们。渐渐形成了一个传承150多年的悠久传统,令比卢姆镇名声大噪。

    吸引了许许多多前来探访皇帝陛下曾经行踪的大唐帝国游客,这就是后话了。

    夜空中的黑影迅速扩大,从高空中一个勐子栽下来以后扑闪了几下有力翅膀,便稳稳的落在了李察在身边。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通过翻看白头海凋的记忆,李察对当前普奥两军的动向了若指掌。

    藏在厄尔士山脉中的普军易北河军团和第一军团主力已经达到13万人以上,预计明天还能增加2~3万。

    最迟后天将会大举涌出山谷口,对30多公里外的奥地利左翼兵团展开包抄,集中全力予以重创。

    而在另一个方向苏台德山脉中,普军主力第二兵团的聚集速度稍慢些,看来在翻越苏台德山脉的时候遇到了不小困难,至今汇聚到山谷出口处兵力不足6万人。

    预计还要3~4天的时间,方能完成进攻前的全面准备。

    这样一来

    普军三个主力兵团就不可能同时发动攻势,相差1~2天时间,这将是摆在普军参谋总部面前的一大难题。

    若是先发动对奥地利左翼兵团的攻击,是否会惊动堪称主力的右翼兵团?

    奥地利帝国右翼兵团合计6个军约30余万人,由班尼迪亲王坐镇指挥,是防御普军的主力兵团。

    从高空俯瞰

    这个绵延数10公里,由十几座屯兵大营组成的庞大军团扎营还算规矩,拉起了哨岗和分隔木栏,屯兵营和辎重区分清晰,显然有很多老于军伍的将军统筹,显得井井有条。

    但是在奥军大营的附近,有很多售卖货物的商贩和妓女搭建起了帐篷城市,每天忙忙碌碌的营业招呼官兵,入夜之后也不停歇,生意反而更红火了。

    这一幕

    仿佛是中世纪军队打仗的模样,简直让人大毁三观。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奥军没有修建任何防御坑道,防御胸墙,没有拉铁丝网和鹿砦。除了派出侦察骑兵外,几乎没有做任何防御设施。

    看样子,那真是准备堂堂正正的与普鲁士军队会战。

    奥地利人作大死的时候,那真是拉都拉不住。

    既不利用地形地理的优势防守,也不利用以逸代劳的优势主动出击,而是静等着与普鲁士军队正面会战,当真是下下之策,输掉战争果然是有道理的。

    别的不谈

    普鲁士王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毛瑟1865式步枪,是当今时代较为先进的步兵武器,使用纸壳弹,每分钟发射速率8~10发,排枪火力相当勐烈。

    奥地利军团装备的是啥?

    装备的是奥版米尼步枪,前膛装填,即便是熟练的士兵每分钟也只能打出两发子弹,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排枪火力密度只是对方的1/4~1/5。

    双方的火炮性能差不多,都是源自于拿破仑大炮的钢箍野战炮。奥地利帝国军队的火炮略多一些,大约1300余门,但士兵训练较差,总体炮兵火力输出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仅仅是纸面上的比较,奥地利帝国军队已经落入下风。

    再考虑到普鲁士军队训练有素,勇敢善战,官兵上下求战意志高昂,胜利的天平自然就倾斜了……

    “人要作死,神仙都没办法。”李察轻轻摇了摇头,清亮的眼晴遥遥的看向奥地利左翼兵团的驻扎方向。

    他知道奥地利军队如此的傲慢自大,这约12万多人(一日间增加近万人援军)的奥军兵团要倒大霉了。葡萄无牙的狂野北美1846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