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王朝底蕴,天人感应 (第4/4页)
鼎,早已经超越了‘器物’的概念。 成为了王朝象征,帝朝底蕴,圣朝神器! 只差一步,便可成就天、朝权柄! 纵然如此,九鼎也是连圣人都在追求的宝物。 不是说它的攻击或者防御有多么厉害。 事实上,单以神通、威能来算。 九鼎只能勉强与诸圣手中的至宝相提并论。 但根本比不上诸圣的伴生至宝。 更无法与诛仙四剑、盘古幡、混沌钟这样的先天至宝相比。 然而,九鼎的长处,却不在斗法与威能。 而是治理! 三界之大,无可估量。 即使圣人,也做不到对三界内外的监控。 对人间,更是敬而远之,不到万不得已,圣人也不愿踏足红尘。 若有九鼎就不一样了。 九鼎,镇压九州! 山川河流,平原海洋。 一切妖类、水族,魑魅魍魉,皆在九鼎之上。 人皇得以,随时知晓,天下之事,人在夏都坐,而天下皆在眼中。 随做不到无处不在。 却可以及时知晓各地妖类、水族、巫族的数量,知道,当地的气候。 从而,制定出不同策略。 从而及时掌握地方的第一手情报。 尤其是在道统之劫时。 夏后氏便是靠着九鼎,才突破和超越了帝朝的限制与劫数,成就圣朝。 更是只差一步,便可成就天、朝。 圣人法眼如炬,自是一眼就看出来,那头獬豸,有九鼎之姿! 具备着某些与九鼎类似的特质! 如今,这水晶宫的变化,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慈悲!慈悲!”通天教主欣喜的说道:“昔年,夏后氏以后为名!” “后者,大地之主也!” “乃坐地而号令三界之皇!” “未来,徐吉的道统,又该以何名之?” 王朝道统君王称呼,本身就是权柄和象征。 这是人族文明的特点。 夏后氏,本是姒姓,但却变成了后氏,然后又在少康后,郑重的成为夏后氏。 殷商的君主,本是子姓,但盘庚之后,却可以以十二天干为姓。 作为对比,本会元的周朝的王族,迄今都是姬姓。 你当,周王不想让自己的姓氏,冠以地支,甚至如夏后氏一般,以天、地、阴阳、五行而冠? 不是不愿,而是不能,更是不敢! 君王,作为人族文明的象征。 就是天人感应交汇的核心! 受国之不祥,承天下之垢。 道统的罪与功,都直接反应在君主本人身上。 有功则赏,所以,君王可以不用修炼,就能飞升,甚至轻松成就金仙、大罗。 然而,一旦有罪于天地。 则是无所祷也! 没有人能救! 大禹这样的人族圣帝,都差点被夏后氏牵连,灰飞烟灭。 火云洞内的圣皇圣帝、先贤大德,也因此被连累,连火云洞都出不得。 本会元,也将如此。 失败的道统,恐怕要被全面清算。 当然,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天道并不会斩尽杀绝,会留下一线生机。 夏后氏如此。 殷商如此。 姬姓也当如此。 或许,会有姬姓金仙,可以靠着旧日的积累,从而在大劫之中绝处逢生,甚至扭转命运。 心中想着这些,通天教主便坐到了那如今已经改头换面的玉床之上。 “此地,未来或许将成为徐吉的宝殿!” “至少也将成为,将来的诸天之中的一处宝地!” “只要徐吉可以证道!” 但,一个不存在的人,如何在洪荒证道? 即使圣人,也没有头绪。要离刺荆轲的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