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繁荣(3) (第1/3页)
当广成子走出酒肆之时,他抬起头,仰望这华国的苍穹。 只见蓝天白云,万里晴空,一切都似乎安宁祥和,不见丝毫孽障因果蕴积而成的不详之色。 他更加确定,有什么极为关键的东西,就在他眼前可见的线索,被他遗忘了。 没走几步,广成子便听到了有人在高声喊着:“总管令来了!” 无数人纷纷向前,广成子心念一动,也跟了过去,到了这街道尽头的墙壁前。 有穿着官服的少年,持着一方香铜铸造的印信,站在那里。 墙壁上,有着一张写满了文字的纸。 少年走到墙壁前,嘴里念念有词,手中印信,放出微微毫光,映照到墙壁上,墙壁纸上的文字便一个接一个的消失。 做完此事,这少年就燃起信香,同时举起手中官印,在那纸上一盖。 那墙壁上的纸,陡然的发出微光,一个又一個文字,从纸上出现。 就好似有人执笔而写一般。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但广成子依然为之震撼、动容。 数为帝师的他知道,道统之中,及时的上传下递非常重要。 哪怕是昔年的夏后氏人皇,法力无边。 却也无法让其法旨,及时出现在人皇治下的每一寸土地。 甚至,连夏都附近三千里之民,也未必可以实时的知道人皇最新的法旨内容。 通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人皇的法旨内容,才能传到远方。 而且,能知道内容的,起码也要金丹以上的修为。 凡人,连字都不识,就算知道了,也无法理解人皇法旨的内蕴。 故而,人皇虽铸九鼎,以镇九州。 实则,人皇对九州的掌控,止步于城邑之中。 人皇法旨的约束范围,只在元婴修士以上。 往下的执行,便要依靠那些忠心于道统的臣子。 但在这里,这个新生的道统,却非如此。 广成子已经知道,华国的识字率,高的惊人! 超过五成以上的人口(不分种族、修为、男女、雄雌)都具备看懂官府公文,理解官府条例的能力。 十八岁以下的新生代中,这个比例,超过八成! 几乎所有华国人,都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乘除,会使用度量衡器。 几乎每一个华国村庄、集市、城邑、渡口、码头,都配备了官方打制,与圣树直接交感的标准度器、量器、衡器。 在华国,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的蒙校。 蒙校除了教五岁以下稚童的启蒙外,每三天还会选一个晚上,召集全体村民,一起识字、算数、教授农具的使用。 每个月的月初和月末,蒙校之中,会组织一次全体村民会议。 一起讨论、修订村规,商议农事,分配任务。 而蒙校的老师,都是年轻人。 很年轻很年轻! 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二十来岁。 修为基本都是筑基初期到筑基巅峰。 这些年轻人的威信非常高! 基本他们讲课、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出声。 哪怕,在台下坐着的是,金丹、元婴、地仙。 不管是人族、妖族、水族、巫族还是阿修罗。 因为,他们都是所谓的‘天尊座前学生’。 几乎每个村,都有着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人。 他们贯穿着整个华国。 联系着无数村庄,将道途的秩序与教化延伸到乡村,进入千家万户。 这同样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广成子第一次听说和亲眼看到的时候,大为震惊。 让他下意识的想起了,洪荒之时,人族初生的那段岁月。 天道为了荫庇人族,度过最脆弱的时期,一根根华表在天道伟力下,从一个个人族先民的部落中升起。 神圣的华表所在之处。 圣皇与圣帝的耳目随之而来。 人人皆可借助华表与圣皇、圣帝交流、诉说、抱怨。 但,华表在人族的数量,突破了千万之后,便一根接一根的崩塌、粉碎。 昔年,人族先民借着天道造化的华表,才能广受教化。 如今,没有华表,华国之人,建起一个个蒙校、小学、初中。 似乎依旧可以做到和远古时代一样的事情。 广成子抿了抿嘴唇,看着那纸上的文字。 他忍不住的念起来:“经华国众生委员会许可,总管孟白用印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