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654章 帮手在制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4章 帮手在制科 (第2/2页)

于动容了。

    “曾公亮、孙敬雪、刘广元、富弼,这四人,可有废物?”

    王曾茫然的问道:“这是为何?”

    张唐卿指了指脑子,说道:“因为他们比进士们的眼光好,做事踏实。”

    王曾缓缓端起酒杯,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再说了,天下斜封官都支持小胥。”

    张桂山拍了一下张唐卿的脑袋说道:“瞎说,斜封官怎么帮你?”

    一般情况下,斜封官的级别都很低,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夏竦。

    “爹爹,能在进士们的围追堵截下杀出重围的斜封官,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张桂山也愣住了,好像儿子说的有点道理啊。

    王曾无法判断张唐卿说的是对还是错,虽然还是板着脸,但不至于冷言相向了。

    送王曾出门的时候,张唐卿轻声说道:“要不,让大哥二哥回来一个?”

    王曾没有说话,而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王曾的大儿子王绛一直在福建路建州知府任上,这么多年,从未回过益都或者开封,而王益则在西北,也好几年没回来了。

    说实话,张唐卿的这俩大舅子,真不是当官的料。

    吃喝嫖赌都行,但做官做学问,那是擀面杖炊火,一窍不通啊。

    王绛甚至还不如他儿子王世江呢。

    如今,王世江在外当知县,混的风生水起,听说去年赋税增长了三成。

    “要不,让大哥当镇海军检详文字?”

    镇海军驻扎在青州益都,马上要变成厢军了,虽然不如禁军好听,但毕竟也是一大军的二把手,从五品的官职,不算辱没了王绛的名声。

    王曾只是点了点头。

    至于王益,尚不在张唐卿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说,等有机会,再把王益调回开封好了。

    张唐卿因公出京,不方便在益都多待,谢绝了镇海军左厢都指挥使的邀请,准备继续赶路。

    李文进和礼院的人留在益都,等张唐卿家的事情办完后,他们会直接回开封。

    从青州到登州,四百多里路,张唐卿只带着展昭数十名护卫,一行人快马加鞭,用了一天时间,才在莱州胶水(今青岛平度)赶上了水军司监军侍御史蒋堂。

    胶水县知县得知枢密副使来了,既担心,又非常兴奋,甚至眼神中带上了丝丝的期盼。

    胶水这个小地方,从来没有迎接过这么大的官。

    一般情况下,官员去海边,都不会路过胶水,因为再往西不到百里,就到了莱州驻地掖县,谁会在说内陆不是内陆,说海边不是海边的胶水县驻足?

    “下官胶水县知县王成,见过枢密副使张相公。”

    张唐卿从马上下来,看了看王成,问道:“我们见过?”

    “学生王成,甲戊科进士,银州人士。”

    张唐卿恍然大悟,“哦,哦,我想起来了,当时你和程之邵等十人之事,还是本官去解决的,我记得你们这一科几乎都被分到了河西路,为何你到了胶水县?”

    “本来下官被分到了耀德府做知县,但还没上任,因为胶水县知县被人弹劾,就让下官到了胶水县。”

    “斜封官?”

    王成尴尬的笑了笑,又点了点头。骑驴的大宋文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