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第1/2页)
根据起居郎的记载,太宗初闻靖破颉利,大悦。 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 于是大赦天下,酺五日。 这叫什么?一雪前耻! 突厥曾经雄踞蒙古草原,控制着东到辽东、西抵西域、南接长城、北越北海(贝加尔湖)的广大疆域,拥有精锐骑兵数十万。 在隋朝时期,杨坚用计将突厥一分为二,这才有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 其中,东突厥因为掌控了原先突厥汗国的精华地域,并且与中原接壤,所以势力很是强盛。 李渊起兵时,因为要取得突厥的帮助,还曾经对其称臣。 后来到李世民即位,突厥骑兵一度兵临长安,李世民不得不与其订立“渭水之盟”斩白马盟誓,实际就是变相服软。 如今,李世民解决了内部问题,派李靖等人一举灭亡了东突厥,不仅解除了唐朝西北边境的祸患,也洗刷了李渊与李世民向突厥称臣的耻辱。 后世就总有人拿这个诟病唐朝,说不如明朝有骨气,又称臣又和亲的。 这实在是一种无知的言论。 当己方处于弱势的时候,用暂时的隐忍换取发展空间,为今后的反攻做铺垫,这叫能屈能伸! 慈禧老太太倒是有刚,一口气向十一国宣战,结果又咋地了? 淮阴侯韩信忍了胯下之辱,后来终于成就大业,谁能说他不是英雄? 朱元璋从起兵到建立明朝,总共用了十五年时间,这其中有十四年是在跟江南的各方势力争斗。 而在定鼎中原以后,打元朝只用了一年,就把他们赶回了漠北老家。 谁又能说他贡献不大? 当时红巾军猛人刘福通,只身顶在所有义军最前面。 作为义军扛把子,他经常指责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人只顾内斗抢地盘,全不顾民族大义。 最初红巾军势大,刘福通一度打到了元大都城外。 蒙古人那时候已经全无进取之心,只想退回漠北草原。 就在这个关头,在地主阶级支持下,少数贵族招募士兵,组成了军阀势力开始割据。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察罕帖木儿,就是倚天屠龙记里汝阳王的原型。 后来他遇刺身亡,他的义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继承了他的势力,一举把红巾军老大刘福通给打灭火了。 刘福通当时已经拉胯了,手头上只有不大的地盘,养不起太多的兵。 而王保保、李思齐等地方军阀少则拥兵十万,多则二十万,刘福通挡不住也正常。 刘福通之所以要指责朱元璋等人,看看他们当时的势力就知道了。 朱元璋坐拥应天府等地,手握二十万大军。 张士诚在苏浙一带自立,军士比朱元璋只多不少,而且还有钱! 陈友谅就更牛了,雄踞江淮,带甲六十万。 他们三个加起来拥兵百万以上,要是能跟刘福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