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第1/3页)
敖一清的父亲敖光正是六扇门的一名捕头。 武艺不俗且嫉恶如仇,在北地小有名气,算是一位名捕。 在敖一清十二岁那年,敖光正带他去刑场看犯人斩首。 “清儿,你可知为什么那些人杀人,人人唾弃,而我们杀人,则人人叫好?”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官,他们是贼!” 敖一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血腥的场景让他觉得害怕和恶心,但他立志要成为父亲那样的名捕,所以努力睁大眼睛看着,嘴里重复着父亲说的话: “我们是官,他们是贼!” 回去的路上,敖一清突然开口问道: “爹,那万一我们杀错了人呢?” 敖光正闻言笑了起来,摸了摸他的头: “清儿,你要记住,唯刀百辟,唯心不易。只要你的心没有迟疑,你的刀就能一往无前!我们是官,他们是贼,官杀贼,天经地义!” 这个时候的敖光正在敖一清心中是无比高大的。 直到有一天,敖一清看到父亲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中,坐在院子里一言不发,像丢了魂似的。 之后有两家人找上门来,在门外又哭又骂,骂了很多难听的话。 敖一清这才知道:父亲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杀错了人,误杀了两名无辜者。 那天,那两家人在敖家闹了很久很久,闹得街坊四邻人尽皆知。 再之后,敖光正被降了职,从捕头降成捕快。 但这件事没有就此结束,从那以后,各种风言风语不断,敖一清走在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听说他爹杀错了人。” “对,杀了两个没罪的。” “哼,我看啊,这些当官的没几個好人,他爹这些年当捕头杀了那么多人,指不定有多少是你我这样的无辜之人。” “对啊,说不定他爹的捕头就是这样杀出来的呢。” “......” 敖一清的母亲因为受不了街坊邻居的风言风语,想要让敖光正申请调到别的地方去,但敖光正死活不同意。 为此,两人大吵了一架: “老子走了才是心虚!我敖光正光明磊落,有什么好怕的?” “你懂什么?当时情况危急,我根本收不住手!” “难道就因为老子做错了一件事,老子就成坏人了?!老子这么多年来立了多少功?” “老子偏不走!老子要证明给所有人看!” “......” 最终敖家还是没有搬走。 而没过多久,敖一清的母亲就病倒了,最后郁郁而终。 敖光正从此一蹶不振,成了一个酒鬼,嗜酒如命,再也不会说什么‘唯刀百辟,唯心不易’,甚至连刀都没有再摸过了。 敖一清因为母亲的死而对父亲怀恨在心,再加上父亲整日酗酒,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自己去闯荡江湖。 那一年,敖一清十六岁。 一年后,他遇到了自己的师父,第一次接触到了‘神武不杀’的理论。 “如果当初爹能不那么极端,能学会神武不杀,是不是就不会有后面的那些事?娘也就不会死?” 敖一清如此想道,在心中有了决断: 他要证明给敖光正看,证明对方是错的,神武不杀才是对的! 于是几年后,江湖上出了一位‘无锋大侠’。 他会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抓到的马贼,强盗和绿林都送往官府,会让人们知道这些人到底犯了什么罪,看到这些人是什么下场。 当他彻底在北地打响名头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找到了敖光正。 有一肚子话想对父亲说的敖一清在看到卧病在床,满脸皱纹的敖光正后,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平静地陪父亲渡过了最后的时光。 临终前,已经神志不清的敖光正口中一直念叨着八个字: “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 李行缓缓收起变天击地大法,松开了捏住敖一清喉咙的右手,神情复杂地看着对方。 对方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有两段,其中一段是和父亲敖光正有关的记忆,另外一段就是中了血瘾之毒后,为此痛苦挣扎的记忆。 而在获取了敖一清的记忆后,李行知道自己没法将对方一杀了之。 “尚来成对我提起过你,说无锋大侠是他最佩服的人。” 李行对敖一清说道。 敖一清缓缓回过神来,脸上闪过一抹痛苦的神色,他摇摇头: “无锋大侠已经死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