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再见了,1850!(五) (第3/4页)
拟轨道方程计算出来的理论值。 同时呢。 星球的直径和星球反照率又有一个比值,可以确定出视星等。 反照率最大是1,最小可以小到极限,不过一般最低最低都是百分之一点几。 因此即便是按阋神星、塞德娜之类的反照率来计算,神王星的视星等应该也不会太低。 而眼下它的性质又违背了这个‘常理’....... 想到这里。 徐云的脑海中骤然冒出了一个词: 黯淡天体。 黯淡天体,是指接近或者超过30视星等的星体。 这些天体还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些灰暗的星系,叫做黯淡星系。 而这些黯淡星系,大多都是宇宙中最早形成的...... 第一代星系。 其中比较具备代表性的有Segue-1,BootesI,TucanaII,UrsaMajorI这些,都在银河系周围。 这些星系的年纪都超过了130亿岁,而目前已知宇宙的年纪是138.2亿岁。 这些星系也是后世一种叫‘冷暗物质’模型的论点支撑,即非重子暗物质的框架体系。 例如轴子等等。 不过2020年底大规模的轴子验证实验最终得到了零结果,意味着轴子即使存在,也比过去预测的更难探测,因此现在有相当多学者对轴子的存在很没有信心。 而眼下这颗神王星若是暗淡天体...... 固然它的年纪自然不可能与其他黯淡天体相比,但它是否有可能会记下其他一些远古的信息呢? 毕竟...... 神王星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一般来说。 最初所有恒星都是从形成恒星前的星云中形成,该星云将物质吸引进来。 外部区域仍然很冷,无定形硅酸盐、碳基化合物和冰都聚集在那里。 一旦恒星前星云形成一颗原恒星,然后形成一颗成熟的恒星,这种外层物质就会进入,并开始形成团块。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集群开始相互作用,合并,迁移,并潜在地弹出另一个集群。 这些集群就是行星。 但如果行星距离极远...... 有些更早时期的信息可能就不会进入标准的八大行星轨道,而是被‘吸附’在神王星上了。 后世的观测手段可不同于1850年,若是太阳系内有一颗黯淡星体或者类黯淡星体存在...... 几乎在短短的数秒钟内,徐云便做出了一个决断: 神王星的存在,回副本后一定要尽快汇报上去! 至于上面会怎么处理或者会不会‘分享’,这就不是他能去猜测或者决定的了。 只是众所周知,兔子们可是很记仇的。 像老鹰在1969年便成功登上了月球,但直到1978年,它们才送了一块月壤给咱们。 当时欧阳自远院士还在地化所,有一天突然接到所里电话,说所里正组织研究团队研究月岩呢,要他赶紧回所里。 欧阳院士蹬上自行车就骑回了所里,气还没喘匀就看到了那块儿月岩摆在大厅中间。 那块月岩看起来真挺大的,欧阳院士当时已经开始畅想这块石头能分成多少块儿,每块儿去做什么实验了…… 结果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老鹰压根就没那么大方: 他们拿凸透镜做了一个玻璃罩放月岩外边,所以看起来放大了好多倍。 实际上这块月岩才多大呢? 1克。 嗯,1克。 而就是这1克月岩当时也没全用来做研究,它被分成了两半,一半0.5克,现在还在燕京天文馆内展出(对,咱也学老鹰往石头上放了块儿放大镜,大家感兴趣的话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类似的‘友好举动’,即便是在天文领域里也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 近的还有当初“新视野”号飞过冥王星的数据,现在老鹰依旧捂得严严实实的,只给自己家的几条狗看。 因此徐云敢肯定,上头也会做出相同的回礼。 礼尚往来嘛。 别看兔子外表粉嫩嫩的,切开可都是黑的哟....... 而就在徐云心绪飞扬之际。 嘭—— 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沉闷的巨响。 徐云下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