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分数线出炉 (第2/2页)
取名额,从上往下数出来的,卡到多少分,多少分就是重点线,本科线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专线和大中专线略有不同,它们单独计算,虽然也是从上往下数,但只数报了大专和大中专的学生排名。 高考阅卷工作是相当紧张的,而当阅卷工作结束,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公布分数线。 分数线,其实就决定了学生们的命运。 80年代学校少,能考上大学的几率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填服从调剂和服从分配。 而填了这两项的考生,只要过线,落榜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换言之,只要超过了分数线,学生就有八成的几率考上大学。 对80年代人来说,考上大学,即使不是一个好大学,也是令人务必振奋的。这与后世的高考截然不同。 当然,后世学生的竞争也是不同。80年代每年只有三四十万名毕业生,本科生不过一二十万,面对全国以千万计的岗位,自然是想去哪里去哪里。到了30年以后,全国六七百万名毕业生,面对以千万计的岗位,想做到一一对应就很困难了。另一方面,当年的本科生不仅要与同龄人与往届生竞争,他们还要和硕士生和博士生竞争,除此以外,海归的留学生中,也不乏哈弗耶鲁剑桥牛津之类的名校生。 过线的重要性,学生们明白,老师们更明白。 高考阅卷工作结束的当日,薛达城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冲去看分数线。 不过,比他腿脚快的人多的是。 招生办同时贴出了数个大红纸,将确定的分数线写在上面,而各大报刊的记者、学校的老师以及着急的学生,就围着大红纸看。 薛达城踮着脚,才瞄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重点线:415分。 本科线:375分。 大专线:355分。 …… “对吗?估的对不对?”薛达城看完分数,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平江一中的估分差距有多大,连声询问周围人。 他认识的人多,问。了两句,就有人答:“你们应该是猜对了。” “对了?误差不多?” “10分以内,5分左右。”就预测来说,这个误差是很小了。 薛达城舒了一口气,笑道:“多谢啊,老刘,你们学校估分估的怎么样?” “重点线多估了15分,这次回去就有意思了。”老刘是三中的老师。虽然学生们不一定以本校的预测线来做判断,但本校的老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们报志愿。 薛达城言不由衷的安慰了两句,就准备回学校了。 这时候,有人同样踮着脚喊:“最高分出来没?谁知道最高分是多少?” “对啊,最高分还没出来?”薛达城身边的一名记者也叫了起来,他们写报道,不光是给应届考生们的看的,还要考虑更多的读者,这其中,高考状元什么的,历来都是很有趣的部分了。m.zwWX.ORg 招生办通常也是知情识趣的将文理状元什么的列出来,让记者们多点报道的东西,全当自己每年在领导面前刷一次存在感。 正常来说,分数线出来的时候,最高分也就出来了。 但这一次,守在招生办门口的记者们,却没有拿到分数。 有的记者以为自己被漏掉了,此时就高声询问,然而,记者们叫唤了一圈,却发现没人知道。 这下子,记者们都兴奋起来了。 “最高分为什么没出来?” “高考阅卷出问题了吗?” 现在的记者都是官媒,胆子一个比一个大,来了兴趣以后,直冲招生办里面。 薛达城等人好奇的跟在后面。不合常理的情况背后,肯定是有问题发生的,他走着走着,不自觉的想到了杨锐。 ……。.。志鸟村的重生之神级学霸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