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大会开完开小会 (第2/2页)
将边墙,流民,军镇城池都同时开建,饭要一口口吃,但是不能不吃。” “至少,该修的边墙,要先修起来,边境隘口的兵力,也要有意识的开始汇聚,慢慢的调整,逐渐建成九边的联合防线。” 于谦一副好商好量的诚恳态度,让沈翼也暗骂一声老狐狸,说什么逐步调整,先行开建。 这玩意朝议一通过,真正开始动工调兵安置百姓,进度哪还能由户部说了算? 到时候银子哗哗的往外流,要是实在拿不出银子,是边墙建一半不建了,还是百姓流民扔那不管啊? 说得轻巧! 这么大的事情,一旦通过朝议,从中枢到地方,各个衙门方方面面都需要配合。 要是因为户部掉链子,导致进度停滞不前,所有衙门的责难,还不都是他们户部的。 沉吟片刻,沈尚书张口道。 “于尚书,不瞒你说,国库的底子实在太薄,而且除了银两,徭役之外,增设诸多军镇,镇守将领又该如何安排,提督大臣,监军中官,巡查御史又该如何调整?这些事情,涉及太广,还是需要再议。” 说着话,沈翼斜了一眼旁边的其他大臣。 那意思是,别让我一个人出去对台啊,不愿意的又不止我户部一家。 于是,左都御史陈镒也迈步出列,道。 “陛下,沈尚书所言有理,设立九边重镇,乃是对边境防线布置的重大改制,不仅牵涉到地方衙门,官军的改组,调动,朝廷也需派出得力的大臣,将领及科道官员。” “但是土木之役以后,朝廷官员短缺,多处巡抚大臣均有缺额,军中亦是如此,再起军镇,不仅国库难以支撑,恐官员将领一时也难以有堪当大任者。” 于谦当然不是一个容易被击溃的人,听了陈镒的话,略一沉吟他就准备反驳。 但是,两个重臣的反对,似乎打开了什么闸门一样。 紧接着,宁远侯任礼也站了出来。 这位侯爷常年打仗,身子骨还算强健,养了半个多月的伤,总算是勉强能够上朝了。 有些艰难的来到殿中,拱了拱手,任礼也出言道。 “陛下,臣亦以为,于尚书这份奏疏操之过急,虽然说居安思危,但是边境如今刚刚安定下来不久,官军尚在休养生息,多处地方还未从瓦剌一战当中恢复过来。” “这个时候,如若大规模的调动官军,容易引起军心不稳,到时候再生事端,恐给也先等蒙古部落,再有可趁之机。” 文臣武将,两方面皆是反对的声音。 于谦看了一眼旁边的其他大臣,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明显也持不赞同的态度。 接着,底下又不断的有御史和各部的郎官出列,基本也都是反对的声音。 有几个支持的,也很快就被驳的难以开口。 见此状况,和于谦一起制定九边的范广有些着急,大步来到殿中,就要开口。 但是这个时候,天子却抬了抬手,止住了殿中的争论。 “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此时商议九边之事,言之尚早,那么便暂且搁置,等国库宽裕些,再做商议。” “退朝。” 于是,这场廷议,就这么在于尚书的黑脸当中,到此结束。 众臣恭送天子离开之后,于谦直起身子,一言不发,转头就往殿外走。 不过,刚走到殿门处,就有两个小内侍将他拦了下来。 “于少保留步,陛下召您和沈尚书乾清宫中见驾。”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