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项目流动站 (第2/2页)
雪台风啥的,来回奔波确实有些遭罪。 “医院已经决定……” 亓越在通话里特意停顿一下,才缓缓的说:“老标本楼整体交给我们中心来使用。” 听到这,余至明脱口而出道:“中心整体搬迁到老标本楼?” “老标本楼有七层,地方是比中心大了不少,但是看着也太破旧了吧?” 亓越在通话里呵呵笑道:“我们中心这栋五层的小楼,就历史来说,不比老标本楼年轻几岁,不过是整修过而已。” “医院已经说了,会对老标本楼做一次全面的翻新整修。” “这得要多长时间吧?半年?大半年?”余至明不由的有些磨牙了。 亓越轻笑道:“又不是拆了重建,速度很快的,医院说也就是两三月的时间。” “届时,你的专属工作区和老标本楼,就是同一个启用时间了。” 亓越又接着说:“我们搬迁到老标本楼后,病床数增加到六七十张,算上加床,接收的住院患者最多能超过百人。” “至明,医院这就是想让我们尽可能的扩充人手呢。” 余至明哦了一声,问:“老师,按照这个病床规模,我们大概需要多少人啊?”….“医护人员要比现有人数多一两倍,尤其是医生数量,要增加到一二十人。” 亓越说了一个大概数据,又接着说:“人一多,事情就多,头疼。” “不过,医务处杨处长的一个提议,我觉得可以一试。” “杨处长有啥提议?”余至明追问道。 亓越呵呵笑道:“至明,你现在不是正和谢医生搞大动脉血管炎的治疗攻关嘛。” “谢医生信心满满的说,少则三五月,多则七八个月,一定有成果出来。” “你的身体探查本事,可是很多临床医学研究的大助力大杀器。” “杨处长的提议就是,项目流动站,铁打的营盘和你,流水的项目。” “你和谢医生的项目完成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医学项目,进行合作研究。” “项目所需的人手,临床试验患者等等,全都由项目发起方带来。” “我们中心只提供病床、实验室等地方,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你。” 余至明咧嘴道:“老师,这是要坐实我工具人,最佳辅助的设定啊?” 亓越哈哈笑道:“至明,你也不亏啊,蹭到了项目,还有研究成果。” “就拿谢医生的这个大动脉血管炎来说,即便是谢医生呕心沥血的研究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是治疗效果最好的,肯定是你,不会是他。” “同样,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也肯定是你使用出来是效果最佳的。” 余至明也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 他在辅助别人的同时,也是一个深度的了解和学习。 到了最后,研究成果的运用之得心应手,余至明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属于相互成就,相互做嫁衣了。 亓越的声音,继续从手机中传来。 “至明,如今的医学研究,早已经不是一人一间实验室的埋头研究,闭门造车了,它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 “等到你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有了新想法新发现时,就可以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了。” 余至明轻笑道:“老师,我想的开,也想的通的,杨处长的这个提议,我同意了。” 亓越笑道:“我就知道,至明你不是死脑筋,这就是各有擅长,合作共赢。” “这样的话,我们中心要扩充的医生数量,也可以适当的少一些……” 说完了正事,亓越又说了几句这两天和儿子儿媳的接触情况。 用亓越的话说,儿媳妇乖巧懂事。 但儿子就有些令人生气了,总是一副别人欠他钱的表情…… 等结束了与亓老师的通话,余至明才回到位于顶层的住处。 一进家门,除了扑面而来的暖气外,还有一股香气。 余至明脱下羽绒外套,抽了抽鼻子,问:“今天又炖的什么汤?” “从汪计药膳带回来的壮阳补身汤。” 古青柠回了一句,又介绍道:“今天在汪计药膳大吃了一顿,怎么说呢?” “个别菜,味道挺不错的。但大部分菜的口味就一般了。” “甚至有的菜还有一股怪味,药味。” 余至明轻笑道:“既然是药膳,肯定是以功效为主,口味差一点可以理解。” 古青柠嘻嘻笑道:“为验证药膳的功效,我和堂哥堂妹们各打包一个功效据说不错的菜,回家做试验。” “至明,你过来试验这壮阳补身汤……”. 陈家三郎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陈家三郎的上医至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