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超规格的接待 (第3/4页)
题这个扶贫工作是省委在抓的。许书记亲自提出的,谁敢不不重视那即是蔑视许书记,后果是很严重的。当然,这还不足以引起整个北山市委的震动,关键是带队的王国华,引起了杨国民的重视。 关于这个扶贫工作,第二天的省报上有截然不同的一个对比。北山市的隆重,跟临近的盘龙市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盘龙市也迎接了,带队的仅仅是一个市委秘书长。这个规格的诧异,并不仅仅是因为去往盘龙市的扶贫工作组,是由各厅人员组成的那么简单。要知道,各厅带队的,往往都是副厅长,不然不足以现实对许书记的尊重。 在市委大院里的欢迎,跟来到高速路口的欢迎,那完全是两个概念。不客气的说,杨国民的身份,在欢迎会上露面讲两句,就算是给足这么一个工作组的面子了。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过度规格的迎接,王国华是有不安感觉的。首先,杨国民是段风的人,其次,这种规格那是省委常委才能有的规格。放在古代来说,这个规格就是逾制! 王国华要是还不有所表示,那就是尼玛傻的。所以,王主任在最后两步都跑上了。 要说对杨国民感激的话,那是完全没有的。王国华甚至在心里还怀疑,这货想害自己。尼玛,一个市委书记,你在大院里的台阶上出现一下,笑一笑,说两句鼓励的话,那就是天大的面前了。居然跑高速路口来了,王国华脸上带着笑容,心里恨不能一刀捅死这货。 坑爹嘛!这是! 比起王主任的危机意识,下面的一些组员是没有认识到的。杨书记跟一干组员一一握手的时候,王主任的目光变得有点阴沉。 来到市委大院,全体组员来到会议室,开欢迎会。杨书记的讲话,首先是对省委领导的高瞻远瞩进行了一番吹捧,其次是感谢省委省政斧对北山市委工作的支持。期间还重点强调了一些数据,都是他上任以后,省政斧在财政和项目上的倾斜。 总之,省委领导对于北山市工作的关心,那是站在战略层面上的高屋建瓴似的指示。市委市政斧,有足够的信心,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斧的大力支持下,把工作做好,把北山市的经济搞上去。 作为组长,王主任也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全体组员表示,绝不辜负省委领导的重托,绝不辜负市委领导的信任。一定踏踏实实深入基层,把扶贫工作抓好抓实。 欢迎会之后是欢迎宴会,并且在北山市住了一夜,这是市委市政斧的安排,客随主便。 住在北山市委招待所最好的房间里,时间已经是夜里十点半了,王主任的房间才算是安静了下来。不断的有本组成员来坐一坐,汇报一下扶贫工作的思路,当然这些组员都是副组长,分管三个小组的头头。 洗了个澡,王主任正准备睡觉的时候,敲门声又想起了。出来开门一看,门口站着的是刚刚离开了没到半个小时的副组长陈凯华。 此人年岁不大,名册上的记录是三十五岁,秘书处选派的一个副处长。这一次的工作组很有意思,一个副厅,几个副处,一堆副科,几个什么都不是的科员。 陈凯华能成为副组长,具体原因不得而知,这个选拔名单事前跟王主任没啥关系。 陈处长面色白净,五官端正,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如果是一个办公室里的人评价他,肯定说他是一个老实人,平时走路都很小心的低着头,怕踩死蚂蚁似的。 “凯华同志去而复返,有什么事情?”王国华看着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忍不住的打趣了一句。其实王国华一直很注意这个人,也看过他写的一份关于如何开展扶贫工作的报告。从文字上来看,王国华自认文字不如此人,一份报告端的是滴水不漏,逻辑相当的严密,遣词造句精准到位。笔头那是相当的扎实。 懂行的人都知道,机关里的公文其实不好写。要想写的花团锦簇不是难事,但是要写的看着平凡,实际上确实一点漏洞都没有内容还要言之有物,那真是难上加难。但是眼前这一位就做到了,他写的报告王国华这个F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真是改一个字都难。这文笔强悍到一个什么程度啊,这样的人在秘书处居然被边缘华,从言行举止上来看,王国华不觉得他是恃才傲物,或者说眼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