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诗会开始 (第2/3页)
世记忆里玩过的游戏,有一种类似水滴形状的盾牌,这种盾牌平时挂在背后,需要用的时候则可以拿到前方。 水滴的尖端部分可以护住裆部和尾椎骨的位置。 想来在实战中也拥有不错的效果。 如是想着,袁谭起身要来纸笔,照着记忆涂涂改改,详细的画了出来。 画好之后,交予亲兵袁卫,让他把草图送予辛毗,令其召人制作。 制作完成后,还要测验、修正,小批量生产,再检测、修正...... 忙完了这些,袁谭的头脑就有些昏昏沉沉了,他本就得了风热,刚愈不久,且室内通风不畅有些闷热,浑身愈发的不适。 见袁谭气色不好,邹婧忙欲再喊樊阿,却被袁谭止住。 “我并无大恙,无须烦神……只是,屋里怎的如此闷热?”袁谭询问道。 “樊阿说公子不易见寒,让撤了冰块。” “原来如此,只是这屋里有些燥气,我却是呆不下去了……哪里寻个解暑的地方?” 邹婧想了想:“东厢房南有个小楼,原是做望远的,有七八丈高,楼上最是清凉。” 袁谭吐出一口热气:“好,便到那里歇息歇息!” 于是邹婧扶着袁谭出了正院,一路缓缓的走向小楼。 身后几个亲兵还想抬来轿子,却被袁谭摆手拒绝。 只让娇小的邹婧扶着,登上了小楼。 小楼的最上方,四面无墙无窗,只修着到腰部的护栏,像是一个凉亭。 其内还设着一面斜榻,上面铺着竹片编织的凉席,躺在上面好不惬意。 细细微风吹来,袁谭这才觉得精神好了些,便要喝水。 邹婧一边照料,一边忍不住责备道:“公子若是这样劳碌下去,风热何时才能好清?” 看着有些焦急的邹婧,袁谭莞尔笑道:“你会唱歌么?” 汉时的歌,其实就是诗。 诗歌起源于文字出现之前。 初并无区分,念的时候是诗,唱的时候便是歌,故名诗歌。 最早的诗歌记录,是《诗经》,以三言、四言为主,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中颂主要于祭祀时使用。 雅属于贵族宴会上的典礼,或是赞美,或是讽刺。 风则是民歌,更贴近生活。 战国时的楚辞开拓了诗歌的的形式,出现了五言、和七言。 到了汉时,便发展为两汉乐府诗,也叫两汉乐府歌。 诗歌主要作为抒发情怀,言明志向而用。 诸多文人雅士茶余饭时,总爱写首诗歌来唱一唱。 娱乐方式上类似猜灯谜、行酒令之类的一种文字游戏。 并不像唐朝时,作为进士及第中的一项考察之法。 蔡琰的斗诗会,以后世的眼光看,就像是邀请各界名流,开的一场大party。 “妾身自然是会唱的!” 见袁谭有此心情,自是身体已无大恙,邹婧自然也就轻松了些。 她屈膝放下绢巾,脸上忽地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公子,《关雎》怎么样? 关关雎鸠......” 袁谭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邹婧蹙着眉头思索:“公子不喜欢啊,那《上邪》怎么样?” 袁谭已经懒得说话了:“......” 邹婧道:“公子还不喜欢啊,那《上山采蘼芜》呢?” 袁谭直接闭上了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