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239章 袁绍攻邺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袁绍攻邺城 (第1/2页)

    第二日,大军抵达斥丘县下。

    袁绍立即召开了军议,并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就听取了各方建议,并制定了后续军略。

    速度之快,让袁谭都有些咋舌。

    这一刻,他想起后世对袁绍的一些描述,如好谋无断类,此刻看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袁绍创业的艰辛,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更不是三国演义中那样顺风又顺水。

    以巨鹿太守董昭为魏郡太守,屯兵斥丘县,调拨粮草辎重,并伺机进攻周遭各县。

    魏郡东部的几个县传令东郡太守臧洪策应。

    南部的黎阳县传令曹操出兵策应。

    而袁绍自自带三万大军,进攻魏郡的治所邺县。

    在他看来,只要占据了邺县,就稳住了局面。

    因为袁谭的万余军马,袁绍远比历史上更顺手,于是给董昭等人留下了更多的军马。

    袁绍军中也有不少船只,装运着辎重和粮草以及部分从巨鹿郡带过来的攻城器械。

    之所以进军缓慢,袁绍不但要安定军心,还要调拨粮草和攻城器械。

    毕竟袁谭作为客军,可以一拍脑门,带着大军和粮草就过来。

    他这个主公却不行,他要思虑来了之后怎么办,怎么样才能尽快的攻破城池,稳定军心。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的抵达了邺县。

    邺县位于漳水之南,墙高沟深。

    袁绍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下令安营下寨,修建工事,摆出了一副打算长期耗在此处的姿态。

    袁谭的一万多大军,被他安排在漳水的北岸,在邺县的东北位置安营下寨。

    防备四十里外的五行山脉中,可能出现的黑山援军。

    袁绍的大军则是于邺县东侧广袤的旷野上修建连营。

    至于邺县的南方,则是一支军队都没有,从城墙上看去,甚至连斥候都没有。

    这是典型的攻城战,围三阙一方略。

    壶寿和于毒军的主体是于毒的黑山军,和壶寿本身带的部分长安军队。

    无论是长安,还是于毒的大本营朝歌,都位于邺县的南方。

    就是让你跑得更方便。

    ......

    果不其然,邺县中的壶寿看到袁绍大军围三阙一的方略后,气的破口大骂。

    而邺县中的黑山贼,抢了大量的财富,都想着怎么赶紧运回家享福呢。

    壶寿和于毒接连斩杀数十人,方才稳住了邺县的形势,两军开始积极备战。

    不过一连三日,袁军都没有攻城。

    每日里兵卒忙碌的如蚂蚁一般。

    由麴义率领一支大盾和弩兵组成的军阵,列于城门之外。

    其他兵卒有的在加强营寨的防御工事。

    有的在组装各种攻城器械。

    有的运来大量的夯土,堆积成一个小山的模样。

    期间,壶寿和于毒带兵冲击了几次,都被麴义所部一阵弩箭给射了回去。

    土山前丢下几百具尸体后,就再也不敢出门了。

    漳水之上,袁谭和荀攸站在一艘楼船的顶部,从高处俯瞰着袁军的攻城方略。

    这一次,袁谭并没有假装很懂,而是很虚心的向荀攸请教。

    攻城这一块,他本来就是软肋,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对于袁谭的疑惑,荀攸一一详解。

    实际上,他这方面的知识,也大都来源于书上。

    此刻结合现实,和袁谭进行探讨,本身也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第五日,邺县前的土山已经堆砌的比城墙还要高一丈。

    而攻城器械及防御工事也基本修建完成。

    袁绍终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