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西南动乱南城笑话(1) (第1/2页)
统计概率学中说到:一旦有计划外的因素出现,那么成功的可能概率就陷入著名的“薛定谔的猫”的变化当中去。 而历史上的有可能性的事件也是如此的。 虽然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反义词语,但是从历史角度看来,这两者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可以互相转化,乃至促进。 具体来说,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是必然的事件。 比如一战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没有大公被刺杀,也会有其他的偶然事件出现的。 但同时必然的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又会变成偶然事件。 因为接下来发生在自贡南城县的动乱就是一件必然变偶然的事件。 作为自贡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南城县是作为第三批的建设城市的。 ~~~~~~ 在秦石璜的行政改革当中,一共有几个大的阶段的城市建设计划被列出。 第一阶段自然是区域大城市的建设计划。 在这里以西省的两个区域市为例子。 西省有两个大区域市,也即是昌都和拉城。 两个城市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昌都是作为商业城市来建造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在昌都市中,往往可以见到来自川省和西南地区的省份的大量的商人。 而昌都的商业定位和城市的地理位置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毕竟昌都可是自古以来进藏的必经之路。 同时作为西省的门户,昌都不仅可以把外来的物资贩卖到西省各地,同时西省的特殊的物产,比如牦牛肉,青稞等等的特产也是可以从昌都的部门出售的。 值得一提,在这些商业为主的城市当中,财政部的下属部门,比如商业处,税收处都是占据了当地的大部分的行政人手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昌都刚刚建立起来的那段时间,整个昌都市的行政部门人员一共只有一千人不到,但是归属于商业部门的却是有七百人。 因此,昌都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行政的人员的充足,这两点使得昌都受到了来自川省高层行政部门的大力扶持。 同时因为驻军因素,昌都也受到了一部分来自军事部门的援助。 毕竟当时平定西省的战役当中,昌都可是最大的后勤基地。 随着战争的结束,一些附属的军事工厂也变成了昌都的商业处,工业处的直属企业了。而这些就地建造起来的工厂大多数都是被服厂,食物加工厂等等的轻工业。而这种轻工业也是符合了商业城市的定位的。 与昌都不同的是,拉城的定位则是军事城市。 拉城扼守着中国西南的边境线,同时拉城的地势也是高原的地势,易守难攻。 因此,拉城驻守的是现在已经被改组为西南第三兵团的二个师。 而作为军事城市,拉城最大的优点就是军事力量的雄厚。 同时,当地的主要的行政人员也是以军队中出身的人员为主。 因此,在后来,有人把拉城称为“兵城”,这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不过严格地说起来,“兵城”的这个称呼也没有被人叫做多久的。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西省慢慢的从一个西南边陲省份变成了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