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西宁的变化 (第1/2页)
青海,西宁。 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动乱的西宁,在这个时候,它显得有点寂静。 不久前,在西宁,青海西部的两大部落共同西进。 在路途中,两大部落还碰到了同样出兵西宁的马氏回民部落的部队。 在后来的自治分区中,整个青海省其实分为了四大部分。 西边的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南边的是几个大型的藏族自治州,而北边的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最东边的则是青海的西宁占据的主要地方。 虽然西,北,南占据了青海近百分之九十的地域,但是青海最为繁荣的地方却是只占据了不到百分之十的青海地域的西宁以及周边。 自古以来,青海的政治中枢,商业中枢基本上都是西宁这个城市。 但可惜的是,当时兼任驻海大臣的乔寿山正沉浸在光宗耀祖的喜悦当中,因此对于三大部落的集结,乔寿山是没有察觉的。 最后,直到三支部落的联军快要到达西宁西门口海晏,乔寿山底下的由帮派改编而来的部队才发现了这支“目的不良”的联军。 ~~~~~~~ 而这支联军的诞生也很偶然。 说到这支联军,就不得不提到的是日克则会议。 日克则会议是在7月份开始举办的。 这场会议的主要内容却是两大民族的主要事务。 这场会议达成了一个地区条约——《日克则条约》。 因为接受到了来自英国人的支援,在七月份底,不仅是西省的人正在策划着一场“正义”行动,而且就连青海的蒙古族后裔也在策划着一场阴谋。 毕竟有钱有枪了,那么自然计划就推进的很迅速了。 值得指出,因为历史原因,青海的大部分蒙古后裔和北方的蒙古后裔,也即是东蒙和西蒙都是没有太大的联系的。 反而因为地理原因,青海的蒙古人后裔,也即是青海额鲁特,和西南方的西省人反而有更多的联系和交流。 甚至在某些地区,蒙古人和西省人已经慢慢的成为了一体。 有历史学家指出,要是大清再存在个几百年,在青海,可能会孕育出一个新的混合民族,可以暂称为“蒙藏族”。 而这个民族的起源和回族很类似的,都是融合形成的。 回族的起源也很有意思。回族其实不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民族。 相比于其他的地域性民族,比如蒙古族,西省人,阿拉伯人,库尔特人等,回族更类似于一个大杂烩的民族。 最初的回族人就是由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维族等多个民族混合组成。 ~~~~~~ 联军的三部分也很简单。 第一个是青海额鲁特的蒙古人后裔,包括大名鼎鼎的土尔扈特部等部族。 第二个则是临近西省的玉树二十五族,主要是西省人。 第三个则是西宁北方甘肃的回民一部,头领是马麟。 值得一提,回族的大多数的人的姓氏都是“马”。 自从回族被收服之后,为了适应中原的大环境,因此他们就把自己的原本的姓氏化成了汉姓,而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马”这个姓氏。 因此,可以这么说,马姓就是西北地区的回族人的族姓。 ~~~~~~ 霍尔三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