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赈灾与黄河水患(2) (第1/2页)
河南,陕州,黄河。 “号子声呢?” 戴着小帽子,在轰隆隆的河水背景声中,易武对着后面的人大喊道。 后方的工人们听到后前方易武工头传来的声音,对视一眼后,大家不免大声的喊起了当地的号子歌谣。而号子歌谣的响起预示着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了。 ““岸上的大姐稀又稀,正值二八一十七,你若与我拜三拜,明年找个好女婿……喂号,喂号,喂号——” 走上高高的地台,前来视察黄河河坝修建的谭严凯的随从不由问道:“这是什么歌?听起来颇有些节奏感啊!” “长官,这是咱们河南黄河地区特有的号子歌谣,也称为船工号子。” 负责人易武豪气的回应道,他顺便还解释了喊号子的原因:“为啥喊号子?喊号子一个是心齐、力齐,提高精神,步调一致,这就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听着易武的话语,身穿旧衣服的谭严凯不由得点了点头。 工人们的精神十足,负责人的底气十足,干事人的热情十足。 仅仅是眼前看到的这些,谭严凯就知道:这次视察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慢慢的走下了高高的矮坡,对着一旁跟随着的易武,谭严凯开口问道:“工人们有没有什么需求啊?修建大坝有没有什么麻烦啊?” 易武亦步亦趋的跟着谭严凯,尽管他不知道今天来的是什么官员,但是靠着自己的眼力劲,易武知道这肯定是个大官。 “长官,需求倒是没有什么的,我们有吃的,有喝的,只是我们最近有很多人都生病了,因此,能不能找几个大夫来看看病。” 回首望着随从人员,谭严凯点了点头,说道:“把这件事情记下来,之后你们要找医疗部的人协同协调,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 上手摸了摸易武的衣服,发现棉花的料子还算足,谭严凯不由说道:“其实有些事情,只要前线的你们能够说出来,我们这些人就会去办的。 “就比如之前,有人说到,在这个天气中,干活是要棉衣的,我们才为你们配发了棉衣的。” 对着易武嘱咐一番,谭严凯就带着人前往下一处的工地了。 “工头,你说人到底是个什么官啊?怎么那么多人跟着啊?” 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村里的三蛋,易武叱责一句:“你打听这些干什么?还不快点去干活。干不完活,你等会就别吃饭了。” 其实在刚才的打听过程中,易武知道刚刚问询他的需求的人,他就是现任的河南西部区域的副执政官,谭严凯。 ~~~~~~ 1912年11月,领袖府。 “严凯啊,你知道这次我为什么要你去河南吗?” 递了根烟,秦石璜敲着桌子缓缓问道。 左手端着任秘书刚刚送来的茶水,右手拿着秦石璜递来的云烟,谭严凯略带紧张的问道:“不知道,不过我刚才看报告,河南地区的态势似乎很不稳定啊!” 点了点头,秦石璜有点担忧的说道:“就目前为止,各地汇报上来的情况中,就属河南地区的局势最为复杂,也最为难搞。” 其实,相比于南方的湖南,湖北以及川省,河南的局势之所以混乱,是因为河南的行政机构的撤退以及今年大干旱的袭击。 对于湖南,湖北等地区,秦石璜的处理很简单。 毕竟从某个程度上来说,西南联合现在的繁荣有一部分还是湖南湖北的移民带来的呢! 因此,湖北和湖南,乃至后来的滇省等西南地区,西南联合都是很轻易的就可以接受管理的了。 而且由于西南联合的政治经济辐射,两湖地区的百姓对于西南联合的接受度也是很高的。 地域文化上没有隔阂,经济上也没有特定的划分,因此在湖南战役之后,整个湖南,湖北地区的管理都条条不紊的。 反之,由于地域文化不同,西南联合对河南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度辐射力度很弱,同时,在河南地,北洋宣传的西南联合苛政猛如虎的谣言,这些不利因素都也让西南联合的对河南的统治显得有些困难。 当然了,话说回来,最重要导致河南的统治不稳的缘故还是因为三点:河南都督张镇方的横征暴敛,1912年的大干旱,河南战役带来的战乱影响。 “因此,其实我也想要听听你的看法。” 喝了口茶水,看着谭严凯,秦石璜带点校核语气说道。 “就我看来,河南地区要稳定,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自然是如何赈灾的问题,毕竟我听说,河南某些地区都陷入了易子相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