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山东风云(3)曲阜孔家 (第1/2页)
说到山东的文化,势必逃脱不了一个地方——曲阜。 曲阜,孔子的故乡,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曲阜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东方圣城”,亦被称为“东方耶路撒冷”。 其实从称呼排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曲阜影响力最大的是孔子故乡这个名头,不恰当的说,曲阜是因为有了孔子才出名的。 对于孔子,有一句谚语说道:孔子之于中国,就等同于耶稣之于欧洲。 正是因为先祖的地位,因为先祖开创的儒家思想,所以自汉朝开始,曲阜孔家一直就被认为是整个天下读书人的先行者。 因此,仅仅是书香世家已经不足以概括曲阜孔家的地位了。 我们应该用一个独有的名词,那即是“天下第一读书家”。 可惜,也正是因为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拥有着让人们信服的威望,因此,在这场全民投票中,孔家也被人投以了重视的目光。 显而易见,距离山东更近的北洋已经盯上了孔氏这面大旗了。 ~~~~~~ 山东,曲阜,衍圣公府。 “衍圣公,孙都督又来拜访了,怎么办?” 孔令仪,字谷孙,号燕庭,孔子的第76代嫡孙,衍圣公。 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孔子第77代孙。 坐在大堂内,当代衍圣公孔令仪眉头紧蹙,闻此消息,他的右手端起了一杯茶水,喝了一口,但是嘴中却一字一句的吩咐道:“按照之前的惯例,用我不在家,出去巡游的理由将其打发走吧!” 看着父亲,孔德成有些踌躇,继而说道:“衍圣公,理由不行啊!因为孙都督说了,他的随从看到了你在家中,因此他才特地前来拜访的。” 闻言,孔令仪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因为,据此,孔令仪,现任曲阜孔氏家主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孔家已经被监视了。 不然的话,哪会有今天这么凑巧的事情啊?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早上,孔令仪刚刚在孔庙祭拜完先祖了,而中午刚进屋,孙宝琦这个山东都督就紧接着上门拜访了。 闻言,顿时,嘴中的茶水没了滋味,狠下心,孔令仪挥了挥手,对着儿子吩咐道:“吩咐家中人摆好欢迎仪式,而你亲自去迎接孙都督进来。” 作为儒家的正统传承者之一,封建礼仪是被孔家世世代代所遵守的。 不论是君臣礼仪,还是父子礼仪,孔府都是严格遵行的。 当然了,随着最后一任皇帝的退位,在孔令仪的阐述下,在时代的变化下,君臣礼仪已经慢慢地演变成为了军阀礼仪了。 因为,在世人的眼光中,能够掌管一省的都督就相当于土皇帝了。 孔府的大门很是普通,没有装饰。 但这样简朴的装饰却是拦住了掌管着山东军政大权的孙宝琦。 而在孔府门口,孙宝琦也等待着里面的通传声音。 “孙都督,父亲已经洗漱完毕了,请进。” 大门缓缓地打开了,孔德成弯着腰,曲着手臂,邀请着站在门口等待的孙宝琦,见状,孙宝琦脚步匆匆进入,嘴上说道:“德成客气了。” 其实后世,也有人对于孔府的影响力有过质疑。 有人曾这样说:既然封建王朝落幕了,而且在1905年,沿袭了千年的科举制度也被宣告废除了,难道天下第一家的孔家还真的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对于此,简简单单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切。 孔府拥有曲阜近七成的土地,拥有小半个曲阜。 同时,在全国教育领域中,不论是李鸿章,还是老袁都以儒家门生自称。 此外,就连孙宝琦当年读书也受过孔府的一份恩情。 其实,宽泛地说,只要是读过儒家书籍的人,那么他们都是要承受孔子的一份恩情的。而自然的,在孔子逝去的现在,这份恩情就被延续到了孔家了。 不过,要是用一个短语来表述孙宝琦等晚清读书人对孔氏的态度,那么,或许“尊敬但是不畏惧”是一个贴切的表述。 ~~~~~~~ 递出情报人员传来的最新鲁省的情报,秦石璜看着坐在沙发上的刘冠三。 秦石璜右手抽着云烟,翘着二郎腿,左手手指敲击着扶手,说道:“刘会长,你怎么看这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在来到西南联合并代表山东民主人士邀请西南联合主政山东之后,为了刘冠三的安全,也为了利于征询意见,刘冠三就被留在了成都了。 当然了,对此安排,刘冠三也是心甘情愿的。 因为,在秦石璜的安排中,未来的鲁省还是需要刘冠三这些本地民主人士来帮忙管理的。 在秦石璜的指示下,在委员会众人的认同下,在成都,以刘冠三等山东民主人士为一部分,西南联合组建下属机构——山东联合委员会。 而山东联合委员会是西南联合承认的唯一的山东官方政权。 当仁不让,在山东省拥有着巨额名望的刘冠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