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366 迪化!乌里雅苏台!(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6 迪化!乌里雅苏台!(1) (第1/2页)

    不可否认,也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在西南联合的内部,随着对内战争的胜利的增多,有一种风向也正在播散。

    “在国内,既然我们都无敌手了?那么打内战有意思吗?”

    “内战无用论”,亦可称作为“摒弃内战论”出现了。

    而这种理论其实是西南联合注定要入主中枢的事实背景下才衍生而出来的。

    存在即合理,自然,对于这种思想,秦石璜也是赞同的。

    毕竟“攘外必先安内”,这种观点不可能是现在的西南联合应该注重的。

    正因此,这也解释了,在得知新省地区以及外蒙地区出现了异常的事件之后,西南联合就调集了青海,甘肃两省军区的近十万的部队前往作战。

    同时,这种调动也减轻了一些对北洋山西和直隶地区的军事威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边疆地区的稳定,秦石璜就会放弃对整合势力运动,反而,因为边疆地区不稳定,秦石璜还加快了整合进度。

    因此,在对外作战的背景下,秦石璜也启动了近十个国内整合计划。

    而在这些整合计划之中,有后世人都熟知的肢解北洋计划,也有后世人不熟知的滇省整合运动。

    总的来说,在边疆地区的外患下,西南联合原定“慢慢渗透以达到和平转换政权”的计划已经被改变成了“渗透配合武力进行政权更替”。

    自然,前者的成功概率更大,得到的地区更稳定。

    但是前者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而后者的成功概率虽然也高,但是要耗费人命,得到的地区也不太稳定。

    ~~~~~~

    新省,西北地区。

    之所以新省地区管理不安定,除了因为地广人稀,因为投入过大,产出过少等缘由,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当地不安定的基本政治制度。

    可以这么说,前清统治国家的手段是按照满族的思路来实施国家的统治。

    而自然的,对于同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新省和外蒙,甚至青海,西省以及甘肃等地区,前清实施的是“你不搞叛乱,那你就自己玩。”的方针

    简单的说,在省级层面,清朝要求当地王公贵族们亦或是宗教领袖们拥护大清朝的统治,而对应的,清朝将对应地区的基层统治权利交由这些王公贵族。

    因此,在大清没有覆灭的时候,因为历史原因等等,大多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都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当大清没有了之后,没了大清情谊和历史惯例的束缚,这些地区的王公贵族们也不免做起了“想要称帝,想要做大王”的美梦了。

    哒哒哒,吐鲁番广阔的戈壁沙滩上,一队骑兵正在缓缓地行进。

    “军长,电报。”

    吁吁吁,警卫员拉着马缰,找到了人群中显目的张近臣,张军长。

    在太阳照射下,拿着前线侦察营发来的情报,张军长正沉思着。

    按照侦察营汇报而来的情报,在吐鲁番前方的迪化,原新省伊犁将军府衙所在地,现新省都督府,已经被敌军团团包围了。

    据最新统计,包围迪化的人马几近三万。

    当然,因为对方是骑兵和步兵交错,所以前方侦察营只能够看到敌人大致人数,而对于更精确的信息,比如武器装备,这些信息还是未汇总的。

    “把电报拿来。”

    盯着手上的侦察情报,听着熟悉的警卫员的声音,蹙着眉头的张近臣伸出右手,凝重说道。

    尽管,不到七天,张近臣的先头骑兵就已经到达迪化府了。

    不过,就目前看来,张近臣部队前进速度还是慢了。

    因为,就情报看来,伊利这个新省掌控全局,通往中亚地区的战略要地肯定是被对面的浩汗国的军队给占据了。

    但是,不知道迪化现在的情况如何了呢?

    张近臣甩了甩头,将脑中的疑问甩在一旁。

    拿起临时第一指挥部发来的情报,张近臣一字一句的阅读着。

    情报的内容很简单:命令骑兵第一军在迪化周边先行驻扎,整理力量。

    接应后续部队,伺机解除迪化府被包围的危机。

    看着电报上的两个任务,尽管张近臣知道刘湘刘司令是要自己在两个选择中选择一个即可,但是建功立业心切的张近臣却是想要两者都完成。

    当然,两者都要完成,这就意味着张近臣肩上担子越重,也意味着张近臣仅仅只能够用先行到达的一个骑兵师,也即是一万余人的兵力来完成两个作战任务。

    “回电,青海第一骑兵军已接到命令,我部已经部署完毕接应任务。”

    “此外,若有可能,前锋青海骑兵第一军第二师将伺机解除迪化之围,望第一指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