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370 兵贵神速(外蒙乌里雅苏台部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0 兵贵神速(外蒙乌里雅苏台部署) (第1/2页)

    一般来说,通往外蒙地区的通道有两条。

    第一条,也是历史上各朝皇帝出兵外蒙地区最常用的道路。

    从北平发兵,经由热河,再经由内蒙地区,向北到达外蒙首府库伦。

    第二条,则是近代因为外蒙地区人们迁徙大西北而开拓的一条道路。

    而这条道路的起始缘由则是因为大元帝国的灭亡。

    在大元帝国轰然倒塌后,大明王朝带来的外部威胁和蒙古部落之间的内部矛盾,两点因素不仅导致大元蒙古分裂成为了归顺的东蒙和反抗的西蒙(后来的瓦剌)。

    而且还导致一部分蒙古人逃离原北方大草原,转而向着现在的大西北和大西南迁徙。

    而这些迁徙蒙古人就是现青海的蒙古人(额鲁特族),西省和新省蒙古人的先祖。

    而因为近百万蒙古人的迁徙,这条迁徙的道路也慢慢的成为了一条西部地区通往外蒙地区的道路。

    而无疑,从南方进军外蒙的西南军自然走的是第二条道路了。

    尽管第一条道路更加平坦,更加快速,但。话说回来,西南军是不可能通过热河地区前往外蒙的。

    毕竟,热河地区是1913年新设省份,也是直隶,辽宁和内蒙三个省份的交界地带,更是北洋势力的核心地带。

    ~~~~~~

    内蒙地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总的说来,蒙古人为主的居住地方行政单位,大致上都是以“盟(部),旗”来划分的。

    而盟(部)则可以认为是府城,亦或是市级单位,而旗则是县级单位。

    作为西部地区通往外蒙地区的要道,额济纳旗的蒙古人其实是东蒙和西蒙的人混杂而居的。

    只不过,随着北方以伯根为首的大M国的建立,额济纳旗内部似乎也有一场政治风波正在形成。

    “我不同意,难道先祖的教训还没有告诉你们应该如何生活吗?”

    坐在蒙古包的主位,现任额济纳旗旗主对着大厅内的众人警示道。

    大厅内的众人大多数是年轻人,而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逼宫”。

    “呵呵,旗主,你的思想早就已经老套的不行了。”

    嗤笑,嘲讽,坐在底下的年轻人们都是这样的态度。

    看着这帮草原年轻汉子们,老旗主叹了口气,似乎意识到了些什么。

    年轻人总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也是最容易重现历史的人群。

    “行吧,我同意你们前去,重现祖先荣光。”

    盯着兴高采烈地年轻人们,满脸褶子的老旗主却对这帮年轻人提了一个要求,他用慎重且深刻的语气说道:“但是,我要求,你们不可以投靠其他部落,你们要去找土谢图汗部的部落的人。”

    看着疑惑地年轻小伙子们,老旗主没解释太多,只是淡淡的解释道:“在一百多年前,我们其实是和土谢图汗部是一家。”

    “但是后来,因为祖先的理念不合,我们就迁徙到了现在的额尔吉纳。”

    闻言,年轻人们兴奋地大叫道,毕竟他们也远没有想到,原来他们还是四大部落的亲戚。

    只是这个亲戚似乎过于久远了,甚至两者还反目为仇过。

    顿了顿,老旗主接着从怀中拿出历代旗主保留的一个信物,将其交给了年轻人的头领,也是最强壮的汉子,库特。

    “你要记住,拿着信物去土谢图汗部,他们会接待你们的。”

    忍住了还想要劝说的话语,老旗主最终还是挥了挥手。

    其实,在伯根建立了大M国之后,对此,蒙古后裔们大致有两个态度,也即是支持和中立。

    也许是伯根喊出的“再次伟大”的口号过于振奋人心,也许是蒙古人的血性还没有泯灭,亦或是北洋的薄弱的束缚,一时间,在外蒙地区,伯根竟然纠集了近十万的蒙古骑兵。

    当然,这些骑兵肯定是没有现代化装备的,有的只是热血和一把弯刀而已。

    还是那句话,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而成建制的骑兵更是所有其他兵种的噩梦,

    但是,在热兵器时代,骑兵部队仅仅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后辉煌。

    而无疑,即将入驻乌里雅苏台地区的驻防青骑兵第二军,以及从陕甘等地迅速调集而来的驻防第一军他们正在终结外蒙骑兵最后的辉煌。

    ~~~~~~

    成都,司令部。

    “命令,第二指挥部部队急速前往库伦,把这个什么首都给我占据了,再把那些没脑子的王公贵族全部抓回来审判。”

    对着电报员,秦石璜一字一句的向着第二指挥部下达主要作战任务。

    对于外蒙地区的混乱,秦石璜其实是没有想到的。

    毕竟,就秦石璜看来,在西省D活佛的审判结果还历历在目的背景下,这个什么伯根竟然还敢公然宣告建立大M国。

    对此,秦石璜只能够说伯根估计是被猪油蒙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