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86节 (第3/3页)
要3个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在试验出这个结果的时候,苏泽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而真实的情况比这个结果还夸张,在苏泽那个历史时间线上,十八世纪的英国,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将纺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70倍。 这是什么概念,一台机器可以将一个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200倍!这生产效率的提升足以让任何工坊主疯狂。 这就意味着哪怕只需要百分之一的工坊主愿意使用最新的水力纺纱机,就能完成所有的棉花纺纱工作,市面上的棉花原料都会供不应求! 这是什么恐怖的生产力爆炸! 苏泽相信,自己往江南扔进去的不仅仅是一颗火种,而是一枚巨大的炸弹,这足以将江南旧的一切全部炸毁,诞生出一个新的阶层出来。 四月二十日,锦衣卫探子陆二爷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了南京城。 天工书院第一批学员也抵达了书院,第一版印刷的500本《天工开物》,也运到了江南各个书铺。 第276章 一书惊起千层浪 第一批天工书院的学员一共是两百人。 一百五十人都是中小工坊主的子弟,他们是被彭安说动来学习新的纺纱织布技术的。 而剩余的五十人,则是熊五挑选的,这些都是苏州城内几个大工坊的织工。 这些织工,全部都是纺织工当中能带头,有一些影响力又年轻的人。 除此之外,最好还要能识字,或者会一些基本的算学。 按照标准,熊五好不容易才凑齐苏泽需要的这些人。 熊五很不明白,苏泽为什么要出钱让织工去南京书院读书。 是的,苏泽不仅仅出路费,还承诺这些织工在南京读书期间,每个月可以领到二两银子,这已经和码头工人的薪水一样高了。 除此之外,这些织工学生的住宿也安排在天工书院内,他们的学习时长要比那些工坊主子弟的时长还要长,第一期的时间就是半年。 这样优厚的条件,就连熊五自己都想去了。 但是一想到要在书院中封闭式读书,熊五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天工书院的开张仪式非常简单,苏泽甚至连个文会都懒得办,直接在四月二十一日这天办了一个揭幕的仪式,将天工书院的匾额挂上去之后,就宣布书院开始授课。 对于这家奇怪的书院,也吸引了南京城上下的目光。 但是整个江南的读书人圈子,都冷眼看着苏泽这家书院。 甚至有的读书人表示抗议,认为传授工匠之术的地方,怎么能够叫做书院,这不是辱没了读书人的斯文吗? 苏泽一个堂堂解元,干这个事情不是有辱斯文? 可碍于苏泽的名声,又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抗议,所有人都在冷眼看着,等着苏泽书院办不下去的那一天。 除了徐时行之外,许国和王锡爵也都向苏泽写信表示了不满,认为苏泽办这个书院是浪费时间,纯纯浪费自己的大好前程。 不过苏泽自然不在乎他们的看法,很快这些读书人就被另外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了。 《天工开物》贩卖了。 今天户部街上卖猪肉的陆二爷没有开门。 从上次苏州回来之后,苏泽返回南京之后,就频繁来往于自宅和天工书院。 陆二干脆也躺平了,甚至都懒着跟踪苏泽了,直接在每天的报告上写上行程,然后就在家里卖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