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13节 (第3/3页)

大量的人才。

    于是苏州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游手好闲的二世祖们,纷纷被家里喊回去,照料家里的产业。

    曾经在苏州显赫一时的恶少帮,竟然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被瓦解了。

    这些恶少回家去管理工坊,都是自家子弟,当然要更加放心些。

    工坊的发展,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回去管理工坊可要比在街头游荡赚的钱多了,而且还能有手下这么多雇工管理,自然更有成就感。

    恶少帮就这样瓦解了,而随着工商业开始发展,讨论的话题自然也开始转到这个方面,孙卫和王元庆的论战,成了整个江南最热门的话题。

    不过这些话题,李贽早就已经听苏泽说过很多次了。

    现在他和梁汝元,一起在上京的路上。

    “柱乾兄,你那个萃和堂,为什么失败了?”

    “都是严嵩这老贼害的!”

    梁汝元师从王艮,后来回到老家江西永丰,办起了萃和堂。

    所谓萃和堂,就是以家族的形式,“身理一族之政,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

    后世将萃和堂说成是乌托邦式的社会实验,但其实萃和堂和从古至今的宗族自治,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一种更强形式的宗族公约自治罢了。

    不过现在萃和堂的社会实践已经破产,江西最近闹起了飞龙叛乱,朝廷在江西加税。

    而永丰和严嵩的老家分宜同在一府,于是官府在永丰加的税很重,在分宜却免了税。

    梁汝元气不过,要带领萃和堂抗税,但是族人却不敢。

    有的族人害怕被牵连,退出了萃和堂。

    其实在萃和堂实行三年后,就已经因为粮食分配和各种婚丧嫁娶的琐事闹起来多次了,这一次抗税的事情不过是导火索,梁汝元几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

    梁汝元对严嵩更加仇恨,这一次他进京师,就是要密谋倒严的。

    当然,这事情他没有和李贽说,李贽也当梁汝元是去京师讲学的。

    与此同时。

    刚过完年的长宁卫,苏泽召集了南平县治下乡村的里长和大户开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已经提前发给参会的人员,主题也很明确——“减租减息,共抗倭寇”。

    第299章 成立农会

    对于南平县这些地主来说,他们接到苏泽的邀请,心情是复杂的。

    如果不是苏泽,这会议他们肯定都不会来。

    开玩笑,减租减息?减租减息他们吃什么?

    对于地主来说,收入的大头就是两个方面,地租和高利贷利息。

    地租是佃农给他们上缴的租赁钱,大部分在田亩产出的两到三成。

    这听起来不算多,实际上和官方号称的田赋一样,这其中有很大的出入。

    比如地主会要求佃农上缴上等的精粮,精粮的价格往往是次一点粮食数倍,佃户为了凑足精粮还要去卖粮食买精粮。

    再比如说佃农除了租种田地,还需要给地主家打工干活,这也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除了田租之外,就是高利贷的利息,这更是地主盘剥佃户的手段。

    老百姓种田,需要种子,农具,若是风调雨顺还好,靠天吃饭的农业总有各种灾害,一旦遇到这种时候,农民可能第二年就没有足够的种子耕种了。

    这时候地主就会给佃户放高利贷,这些高利贷往往利息极高,还都是利滚利的,通过高利贷盘剥佃户,让原本只是雇佣关系的佃户变成奴役性质的家奴,或者逼迫佃户卖儿卖女还债,到了民国这帮地主都在玩这套把戏,《白毛女》就是这样的故事。

    但是邀请这些地主的人是苏泽,因为苏泽这个名字,这些地主不得不来。

    南平县近些年唯一的举人,这个唯一的举人却是福建的解元,苏泽是南平县的骄傲。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