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_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5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510节 (第2/2页)

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根据表面速度和环境条件来进一步的确定。”

    “为响应长期不拆解轴承的需求,采用抑制润滑脂降解和工程塑料保持架技术,避免润滑脂泄漏和外部异物进入的情况发生。”

    “齿轮箱轴承安装于齿轮箱的小齿轮轴和大齿轮轴上,东瀛厂家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不过欧洲厂家小齿轮轴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和球轴承。”

    “小齿轮轴如果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在安装时必须调整轴向游隙。”

    “齿轮箱轴承主要齿轮啮合振动导致保持架疲劳失效和磨损问题,采用对保持架软氮化表面处理解决。”

    很显然,这种轴承的技术含量也是挺高的。

    这些简单的介绍,看起来内容不多,但是要顺利的生产出来,可是一点也不容易啊。

    在场的人员,虽然也都对轴承有所了解,但也都是第一次接触高铁轴承。

    这种情况下,自然也都是纷纷的在认真听讲,记着笔记。

    至于曹阳为何会知道竞争对手的一些情况,他们就没有去纠结那么多了。

    有些信息,只需要给时间去调查,还是可以收集到的。

    但是你收集到了,并不表示就能做菜。

    就比如氮化表面处理,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也能理解这个原理。

    但是具体的处理工艺应该怎么设置,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了。

    再比如游离间隙的调整,大家都清楚需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但是什么位置才是合适的呢?

    这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至于润滑液和润滑油脂之类的内容,就更加玄幻了。

    谁不知道好的润滑液和润滑油脂对高铁轴承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啊。

    但是你知道归知道,会不会、懂不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在曹阳也没有指望自己说一次,高铁轴承就顺利的研发出来了。

    这根本就不现实。

    “牵引电机轴承是在列车无刷电动机中仅有的传动部件。”

    “轴承寿命成为决定电机的维护间隔,舍弗勒采用改变润滑脂基础油、改进润滑脂兜、使用工程塑料保持架和陶瓷滚动体等措施提升牵引电机轴承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轴承外圈进一步的采用绝缘材料能有效防止电蚀问题。”

    “冷却风机轴承的要求跟牵引电机轴承的要求是类似的。”

    “对于全电气化驱动的变频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这种电机的使用会增加滚动轴承中电流通过并严重损坏滚道的风险。”

    “所以绝缘涂层的研究和筛选,就非常关键了。”

    “南山变速箱那边正在研究的混动车型使用的变速箱和电机组合体,应该也是有对这种工况下的轴承做一定的分析。”

    “到时候可以从他们项目组抽调一些技术人员过来支援。”

    很显然,曹阳对高铁轴承是非常重视的。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南山集团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轴承厂家,但是高铁轴承却是全部需要进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打南山集团的脸啊。

    高端产品做不了的话,你中低端产品做的再多,大家也不会觉得这个行业是你拿手的行业。

    “由于高铁机车的起步加速快,制动距离短,运行速度更快,这就要求高铁轴承必须具有在高速度、高加速度的运行条件的可靠度高、耐冲击性强以及能够承受不断变化冲击负荷的能力。”

    “以聂总工昨天给我们说明的几款型号的高铁车组为例,以平均值估算,每套轴承载荷约为68.7kn,最大滚动体载荷约为7.6kn,内圈滚道与滚子的接触应力约为810mpa。”

    “而当高铁的时速为300km时,轴承转速约为1730r/min。”

    “在轴承使用寿命方面,不同运行速度的机车轴承均有不同要求》。”

    “具体数据可以分为几个阶梯。时速在200km/h以内运行的高铁机车关键轴承的质量保质期为90万公里或4年。”

    “并且使用寿命不低于280万公里,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强制报废。”

    “时速大于200km/h的轴承,120万公里内免维护,经过检修再使用至240万公里后报废。”

    “时速在300km/h以上运行的高铁机车轴承使用寿命为350-500万公里,可靠度50万公里为99%。”

    “当然了,这是设计上的要求,实际使用过程当中为了全部100%的安全,会在这个基础上打一个折扣。”

    “100万公里换一次轴箱轴承,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戴汉彪昨天也是参加了会议,曹阳已经说明了半天,他自然也要跟大家共享一下相关的要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