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第1/2页)
从赵夫子私塾离开,纪元又去了安叔公家中。 不是他想去啊,是青储饲料正式售卖,他要跟着记账。 安叔公,跟安老大,安大娘子都不识字,他跟着不仅是记账,也因这事有他的一份,自然要他过手。 等账本拿回来,再让识字的安二娘子过目,到时候好分钱。 这记的哪是账,分明是他的钱! 安叔公带着安老大,安大海,还有纪元准备出门。 虽说冰天雪地,但为了卖出饲料,还是要走动的。 不能让青储饲料砸手中。 最近几日,安纪村里养了牛羊的,基本都买了青储料,加起来也有一千多斤。 但这零零散散的,还不到他们储藏的零头。 按照安叔公的说法:“想要卖出,还是要隔壁堡李村养殖大户李家,他家春日贩牛,秋日贩羊,冬日里圈里都有一百多头牛羊,四五匹马。有时候县外的指挥营,都会在这他补点草料,可见他路子广,经手的牛羊也多。” 安叔公家的牛羊,多也是从李家买的。 “不过他难说话得很,平日里拿下巴尖看人,咱们过去都要仔细点。”安叔公在安纪村人称安大户,颇有几分脸面,但在李家那,还是差点事。 好不容易到了堡李村,一到李家,就被安排在门房等。 安老大脾气稳,儿子安大海却有些坐不住,纪元朝他摇摇头。安大海才又蹲下等着。 没办法,他们是要卖东西的,自然要低头。 过了半个时辰,那边才说:“我们李家已经备足草料,根本不需要。” 说话就要赶人,纪元直接道:“您可通传了,我们带的是青储料,用秋天青草秸秆保湿做的新鲜草料。” 回话的小子皱着脸,显然没听懂,安叔公一看便知,这人没把青储料说明白。 “什么青储料,你们赶紧走吧,在我家买了两头牛就想做生意?” 这人不懂青储料,也没记住纪元他们交代的什么是青储料,估计胡乱给东家回话。 这会被戳中,直接恼羞成怒。 纪元也不生气,继续道:“劳烦再通传一声,我们做的饲料可以代替一部分青草,养牛养马,冬日不掉膘。” 他尽量把话说得简短,只要照葫芦画瓢传达即可。 纪元又在袖子里摸了摸,他就剩五个铜板,刚要拿出来,听到旁边有个声音:“纪元?” 纪元往那边一看,竟然是认识的人。 上次在县学考试认识的李廷! 堡李村,李廷。 没想到竟然是他家。 “真的是你!”李廷惊讶道。 “大少爷,你怎么来了。”门房的人随口道,看样子对他口中的大少爷并不尊重。 李廷并不理他,径直到纪元身边。 纪元把缘由讲了讲,李廷道:“若冬日真的不掉膘,确实也需要,我去找我爹说说。” “大少爷您可别去,夫人跟二小姐,小少爷正跟老爷说话呢。”门房再次劝阻。 纪元看着,就知道里面有原因,只是不好多问,李廷直接离开,让他放心。 等他们都走了,安叔公才低声道:“这家大少爷是前面那个夫人生的,现在的夫人是续弦。” “这产业有一部分,也是续弦带过来的。” 怪不得李廷家里产业不算小,当时去县城考试时却是自己一个人,穿着也不算太好。 想来有继母就有继父,这话古今都没错,更别说后来的李夫人还自带了财产。 那一家人和和美美,有儿有女,李廷显得便很多余。 不多时,李廷过来道:“纪元走吧,我爹说把东西拿过去看看,他说他听过青储料,也见过,只是咱们周边几个县都不会做,要是有这好东西,他肯定买。” 安叔公跟纪元想得没错! 作为养殖大户,堡李村的李家果然知道青储料。 只要稍微问问,他们就会感兴趣。 大海爹一个人挑着扁担,两头都是带过来的青储料,为了防止冻坏,外面还铺了厚厚的稻草,他不让纪元跟安大海抬:“这么重,再累着你们。” 安叔公在前头走着,李廷看着安大海一家三口,眼里难免有些羡慕,不过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