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第1/2页)
先不说那厚厚一沓的纸张笔墨,还有旁边的布料吃食,纪元身上的厚衣服,竟然说不出哪个更引人注目。 赵夫子也听说最近青储料的事,虽然他不喜俗物,却也知道,这是纪元在为读书做准备。 特别是半人高的纸,沉甸甸的墨,都是证明。 纪元见赵夫子过来,笑着道:“夫子,这些东西,能不能放到您家中。我那放不住。” 平时东西少也就罢了,这么多笔墨纸张,他真的看不住,三叔他们肯定会使坏。 这哪有不答应的,赵夫子家里的三个孙子孙女也过来帮忙。 纪元自然见过他们,最大的孙子今年六岁,孙女五岁,小孙儿三岁。 纪元让他们帮忙把笔墨放到赵夫子的书房,剩下的物件自己提着去了正厅,直接放到师娘面前:“师娘,这些布料我都是按照您跟夫子挑的,这些给良哥儿他们做衣裳。” “还有这些炭火蜡烛,夫子读书夜深,您做衣服也辛苦,不能冻着。” 纪元说了一大串话,赵娘子愣是没能插得进去话。 纪元明显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让师娘打断。 他深受夫子跟师娘的恩惠,若赚了银钱,只顾自己享乐,那算什么弟子。 所以不管夫子要不要,他必须送出去,不送出去,他能撒泼打滚! 谁让他现在是小孩子! 端看那布料,赵夫子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布料明显按照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买的,连针线都是如此。 家中七口人,每人都照顾到,吃食也有一大包糖,一大包糕饼,好几块腊肉。 看得几个真正的小孩口水直流。 纪元自然也没忘记他们,肯定要事事周全。 剩下的炭火,蜡烛,暖手的小炉,都是书房跟做衣服能用的。 平日赵夫子在书房读书,赵娘子就在旁边做针线,纪元都知道。 东西零零碎碎,全都是要紧且实用的。 赵夫子站在门口,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些物件,跟赵娘子对视一眼,他们哪能要纪元的东西。 却听纪元深鞠一躬:“若不是夫子跟师娘,纪元哪能读书,您教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您还教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最后一句是李白的诗,用了秦朝的一个典故。 以后发达了,会像秦朝宰相张禄一般,报答送衣服的恩情。 说张禄,或许有人不知,但要叫他另一个名字范雎,想必很多人会熟知。 此刻在这,便是在感谢夫子跟师娘赠他衣物的恩情。 赵夫子眼眶微湿,他教了那么多学生,那么多子弟,唯独纪元是最不一样了。 话说到这份上,东西自然是送出去。 纪元松口气。 送礼物都这么难,送银钱更不可能了。 不枉他准备这么多话。 一时间,赵夫子家中也欢快起来,吃到糖的小孩们高兴得很,赵娘子也适时道:“元哥儿准备怎么过年,要不然来夫子家过,正好在书房点上炭火,你们习字也方便。” 赵夫子家的书房,平日里不仅赵夫子自己用,家中三个小孩,还有赵娘子做针线,都会在里面。 人多的时候,家中才舍得点炭火,而且人多也暖和。 这自然是好的,纪元点头。 选夫子家,还是选三叔家,这还用考虑吗! 他再从安叔公家买些米面过来,就当自己的伙食费了! 这事要偷偷做,不能告诉赵夫子。 纪三叔三婶那边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纪元回来。 不仅纪三叔知道纪元挣到钱,纪三婶也知道了。 听说安叔公挣了很多钱,纪元怎么也能分到好几两,这钱还不给他们! 他们养纪元那么久,是要费银钱的! 但纪元根本不给这个机会,就连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