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第2/3页)
两名队员回来,气喘吁吁地将铁门关上,神情沮丧地仰头,喊道:“许队,这个卫星电话还是用不了。” 许肆周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将烟蒂掐灭。他早已预感到这种情况,面色沉静,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 “许队,”一名队员舔了舔干涩的唇,声音沙哑地说道,“我们各种方法都试过了,真的没辙了。我们是不是得困死在这里了?” 一段时间里,他们不断努力,已经尝试了无数办法:建立临时信号塔、修复旧的卫星电话、尝试无线电联系,但全都无济于事。 屋里的其他队员也听到了这番话,纷纷走出房间,看着两名队员满是疲倦和挫败的表情,内心同样失落到了极点。 整整两个月,无论是官方的援助,还是平民的求助,所有的通道都被封锁,进不去,出不来,战火在内部肆虐,而外界则对真实情况一无所知。 许肆周经过多日把里里外外都侦察清楚,腾空从屋顶边缘跃下,稳稳落地。 一阵尘土微微扬起,他朝两名队员走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别丧气,最多不出三天,短波通信电台就能恢复。” 队员们听到许肆周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仍带着几分疑惑和惊讶,问他怎么看出来的。 许肆周扯唇一笑,眼神依旧冷静。他看着众人,开始详细解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留意周围的电磁环境和信号干扰情况。虽然我们所有的通信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恢复联系。我们要从最根本的原理入手。” 他顿了顿,继续说:“首先,临时信号塔和卫星电话的修复都失败,说明我们的信号要么被干扰,要么被屏蔽。经过观察,我发现周围的电磁频谱上有一种周期性的噪声,这种噪声正是导致我们通信中断的原因之一。” 队员们听得仔细,眼中渐渐流露出崇拜的目光。 许肆周接着讲:“不过,这种噪声的频率范围相对固定,我推测这是敌方布置的电子干扰设备,为了屏蔽我们现有的通信手段。但我们可以利用短波通信电台,这种设备工作在较低的频段,通常不容易被高频的干扰信号覆盖。” 他看向远处的天空,继续分析:“再加上,最近的天气情况和太阳活动相对稳定,这为短波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所以,我们只需要调整短波电台的频率和天线布局,利用一些简单的信号增强技术,就能绕过干扰,重新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许肆周的分析条理清晰,充满逻辑,队员们渐渐从他的言辞中感受到了希望和信心。 队员眼中重燃了斗志,都知道自己没跟错人。 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果然就在第三天,他们成功发送出一段短波信号。 虽然信号并不稳定,时断时续,但总算是第一次成功地向外界传递出信息。 这个微弱的信号,经过层层传输,最终被联合国办事机构的接收塔捕捉到。由于他们距离最近,并且持续监测着这一地区的动静,很快确认了信号的来源和内容。 当天,左渔跑了一趟难民营,午餐时间推迟了不少,吃完已是下午两点了。 回到工位,她打开电脑,两指轻轻捏了捏自己的眉心,试图舒缓一下因疲劳而紧绷的神经。 这段时间,她经常在办公室和安置所之间来回奔波,忙得脚不沾地,为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探知到许肆周的消息。 但奈何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没有结果。 她收拾了下心情,刚准备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就听到同事急匆匆地走过来,敲了敲门对她说道:“yu,紧急会议,马上开。” 左渔应了一声,急匆匆地拿起笔记本和工牌,就往会议室赶。 才刚走到门口,推开门,左渔就感受到一片骚动。会议室内坐了大概二十人,所有人都在紧张地讨论着什么,屏幕上闪烁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信号波形。 她迅速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刚刚放好笔记本,主管便调整了话筒的高度,俯身靠近开口说道:“大家安静一下。” “刚刚,我们捕捉到了一段短波信号,信号源来自布达罗亚首都的市中心。经过初步分析,这很可能是由一支中国救援团队发出的。他们两个月前抵达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