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坐享战争红利 (第2/2页)
尤其各中小邦国的抵抗力度有限,其中掺杂了复杂的民族和历史恩怨,可以说一言难尽。 分割七零八碎的德意志各中小邦国高达38个,再加上众多自由市和主教国各自为政,让传统的德意志地区无法发展像样的工业和商业。 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中,因为生产力低下,底层民众生活普遍较为贫苦,渴盼改变的愿望占据了主流,相对强大的普鲁士王国就成了希望的救星…… 第4条也是最重要的这一条,普鲁士王国多年来的细致战争准备初见成效,以迅勐有力的军事行动打垮了本就不强的抵抗意志,自然没人愿意死磕到底。 民族内斗与国与国之间的征伐不同,呈现出了鲜明的欧洲特色。 李察饶有兴趣的回味这段时间来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透过窗户看着外面高低错落的德式建筑,心中笃定; 业已把握了俾斯麦首相这场战争的侧重点,其侧重点就在“剪除羽翼”这4个字上。 普奥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击败奥地利帝国,结束双雄并立的格局,从而确立普鲁士王国在整个德意志地区的霸主地位,实现排除了奥地利帝国的德意志民族统一。 在此过程中 那些曾经追随奥地利帝国的中小邦国都将灰飞烟灭,纳入普鲁士王国直接统辖之下。 赢得战争胜利后,普鲁士王国将致力于拆除旧有藩篱隔阂,联通铁路,公路交通,促进各地区畅通无阻的商品流通和工业发展,使之成为统一的大市场,从而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明白了俾斯麦首相的战争目的,回过头来再看看截止目前为止的战争进程就一目了然了。 集中易北河兵团和第一兵团的力量,以势如破竹的态势攻入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黑森一加塞尔和萨克森等毗邻国家,并且呈野火燎原之势覆灭了一个又一个分裂邦国。 这些国家的联合军队,在普军的强大威势之下节节后退,被迫撤退到摩拉维亚地区向奥军主力靠拢,试图寻求庇护。 号称普军主力的第二兵团行动速度最缓慢,而与其遥遥对峙的正是奥地利军队主力,被牵制在摩拉维亚地区不敢动弹。 不管救援哪一方盟邦,都会造成防守上的巨大空档,令奥军犹豫之间已经失去了先机。 如此这般,普军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战前大半目标。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只要造成奥地利军队重创并迫使其退出战争,就完成了统一德意志民族的伟大进程。 跟随奥地利帝国的绝大部分邦国大多覆灭,战后剩余的北方邦国数量不多,势力不大,在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民族的辉煌胜利面前,只能乖乖的接受现代化工业进程的改变,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只是……意大利这个坑爹货! 李察知道若无意外,普鲁士王国最终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一危机。 具体怎么做的,那就不太清楚了。 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民族最终顺利完成,将有助于大唐帝国商品顺利的进入其扩大后的国内市场,并且辐射周边德语地区,包括瑞士,荷兰,比利时(后两者属于部分德语区)和奥地利帝国,坐享巨大的战争红利。 想到这里 李察脸上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莫管德意志民族打生打死,大唐帝国都会从中受益,有这一点就够了。 至于过程中的一些曲折,又何尝不是双边关系中的验金石呢? 以大唐帝国全力支持的官方态度,感动德国老几十年绝对没问题,剩下的只能看天意了。葡萄无牙的狂野北美1846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