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 (第2/5页)
是弥足珍贵。 不过看这书签破损的架势,估计是没什么可能修复完成了。 有些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有些意外来的毫无征兆。 就像某个霓虹人物,大庭广众之下居然会遭遇枪击,背后中弹、血流一地,在身旁两个女性的注视下失去生命体征...... 当然了。 这里说的是奥尔加·伊兹卡,霓虹动漫《机动战士敢达:铁血的奥尔芬斯》中的铁华团团长,不要恶意脑补哈。 可惜1850年伦敦没有日料,不然可以找家店去吃个席啥的。 视线再回归现实。 进屋后。 韦伯先是示意基尔霍夫将大门关上,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叠文件,递给法拉第: “迈克尔,这是有关开流电路的一些实验数据,都在这儿了。” “不过这几天我一直在研究罗峰的光学实验,所以在这份数据中新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猜测...总之你先看看吧。” 法拉第双手接过文件,当场翻阅了起来。 刚一开始。 法拉第的表情还有些随意,二十来秒钟就会翻过一页。 不过很快。 在看到其中某一部分时,他的目光便是一凝。 十分钟后。 他放下文件,认真的看着韦伯,问道: “爱德华,这是真的?” 韦伯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看了眼边上的徐云,说道: “是真的,迈克尔。” “受罗峰同学光速测定与光电效应的启发,我和纽曼这两天计算了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 “最后发现......” “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听到这番话。 一旁正满脸‘乖巧.JPG’的徐云脸上表情没什么波动,但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却是微微一紧。 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是定值。 这是电动力效应中的一个知识点,在1856年由韦伯和鲁道夫·科尔劳施一起测定而出。 也是一个很冷门、但实际上却差点会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概念。 表面上来看。 这个比值统一了电和磁的计量单位,算是初步打下了计量方面的基底,后来引申出了推迟势。 看起来普普通通很简单对不对? 但实际上。 这个定值不是其他数字,而是3X10^8。 没错,就是光速! 换而言之。 如果韦伯更深入的进行研究,那么他就会比小麦先发现和计算出电磁波的速度。 这还不算完呢。 更关键的是...... 韦伯以此提出了电动力效应框架内一个叫做极限速度的量纲,甚至把电荷扩充成实体也依旧成立。 这实际上就是早期量子纠缠的原型,也就是困扰了爱因斯坦到死的超距幽灵。 爱因斯坦因此和哥本哈根学派打的天昏地暗,还引发了EPR佯谬这个老爱一生中犯过的最大失误。 可惜的是。 韦伯既没有往光速的更深处研究,也没有往超距方面思考。 所以最终令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在后世处在了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 它是电动力效应中必提的一个知识点,但也仅此而已了。 顺便一提。 韦伯倒霉的地方还不止于此——远远不止于此。 在后世的物理学界,韦伯是磁通量的单位,电流的单位则是安培。 但实际上呢。 在1840年的时候,韦伯利用正切电流计的原理给出了电流的绝对单位。 所以当时的电学家们是用“韦伯”来描述电流的,并且传播度很广。 但磁通量和电流同时用韦伯,很容易导致一些概念和计算上的错误,这显然不太合适。 所以在1881年的国际电学大会上,主办方给了德国代表团一个选择: 亲,电流和磁通量你选一个用韦伯命名呗。 当时的代表团团长叫做亥姆霍兹,一个韦伯的好基友,这货想都没想就把电流的命名权让了出去,表示俺们要磁通量...... 后世摸过物理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电流单位和磁通量单位,知名度差了何止一个量级哟...... 除此以外。 韦伯还和纽曼推导出了法拉第定律的公式,法拉第发现的是现象,这哥俩为了纪念法拉第才管它叫的法拉第定律。 结果呢? 后世一堆人以为这是法拉第总结推导的,剩下一部分则认为是小麦鼓捣出来的,只有咱们这本扑街书会专门提到这俩倒霉蛋..... 所以韦伯这人也是挺非酋的。 你说被埋没嘛倒是不至于。 认真去搜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