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 (第3/5页)
下其实都能能找到各种资料,也没啥营销号去抹黑他。 但在大众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想不起这人..... 不过要在1856年才会出炉的报告被提前到了1850年,韦伯对它的重视度显然也不同正史,不知道能不能以此改变一下韦伯小透明的未来? 视线再回归现实。 在聊完实验报告的一些细节后,韦伯又对法拉第道: “迈克尔,今天我来找你,其实还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说完他朝边上一招手,示意基尔霍夫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 “古斯塔夫这些天你也见过不少次了吧,怎么样,你觉得他的能力如何?” 法拉第扫了眼基尔霍夫,当即正色道: “非同一般。” 法拉第这话可不是在敷衍。 基尔霍夫在21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电路定律,也就是著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目前在欧洲都小有名气。 用后世网文界的描述。 此人就是首订过万,有机会签大神约的潜力萌新。 得到了老友的赞许,韦伯看上去显得很高兴,又道: “既然如此,迈克尔,让古斯塔夫来剑桥大学做个助教如何?” “?” 听到韦伯这话,法拉第顿时一怔: “以古斯塔夫的能力担任助教肯定没有问题,但爱德华,你这是......” 看着不明所以的法拉第,韦伯不由微微一叹,主动解释道: “迈克尔,我不久前才刚被允许返回哥廷根,你应该知道,如今德国所有大学都拒绝聘请我作为教授。” “短期内这个禁令不可能解除,古斯塔夫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跟着我实在是太吃亏了。” 一旁的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很明显。 在来法拉第办公室之前,韦伯已经和他做过了交流。 看着有些低迷的老友,法拉第亦是表情沉重的摇了摇头。 韦伯在十多年前曾经搞过一波事儿,具体情况差不多就是教授版本的公车上书,他和另外六名教授被并称为哥廷根七君子。 这波德意志版本的公车上书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在1837的时候,韦伯就失去了教职。 后来他通过好友的关系,莱比锡大学聘为物理学教授,代价则是每堂课都要被人监督记录言行。 到了1848年,德意志革命爆发,连莱比锡大学都保不住他了。 他在各自政治博弈下被调任做了哥廷根天文台的台长,并且一直干到了1870年退休。 同时受韦伯影响,基尔霍夫的日子也过的极其不安定: 他在柏林大学当了三年助教,因为韦伯的原因,第三年初被解职。 今年1月到了布雷斯劳做临时教授,绩效甚至超过了院内首席,但上个月又因为韦伯的缘故被炒了鱿鱼。 按照历史轨迹。 基尔霍夫要这样一直漂泊到1854年,才会由化学家本生推荐任海德堡大学教授。 因此在发生了这一次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电磁学大佬线下团建后,韦伯便想到了一个办法: 把基尔霍夫交给法拉第吧。 或许一开始,基尔霍夫会因为文化差异而有所不适。 但长远来看,剑桥大学显然是个不错的栖身之所。 法拉第显然知晓老友的难处,听完韦伯的话,他只是稍作沉吟,便痛快允诺道: “没问题,这事我交给我吧,我抽空去找惠威尔院长一趟就行了。” “不过古斯塔夫,你的英文要尽快提升一下,最起码一些专业术语要能表达清楚。” 基尔霍夫连忙点头: “我会的,法拉第教授。” 韦伯这才放心的拍了拍基尔霍夫的肩膀,又看向徐云,说道: “罗峰同学,你有什么话可以对迈克尔说了...对了,需要我和古斯塔夫回避吗?” 徐云连忙摆了摆手,对他说道: “不用不用,这事儿可能正好要您帮忙呢。” “要我帮忙?” 韦伯眨了眨眼,顿时来了兴趣。 他在英国的人脉和资源并不多,实在想不通徐云有什么事会到自己头上的: “那我就厚着脸凑个热闹了。” 徐云朝他笑了笑,快步走上前,直接对法拉第说明了来意: “法拉第先生,我们做个交易吧。” 法拉第微微一怔: “交易?” 说完,法拉第的嘴角便微微翘了起来。 作为目前全欧洲乃至全球物理界的第一人,哪怕是阿尔伯特亲王对他都礼待有加,已经很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