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山东风云(4)全民投票 (第1/2页)
全民投票,依照国际公约,定义如下。 全民投票:是指居民以投票方式决定领土归属问题。 而合法合理的全民投票应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 其二,没有外国的干涉,威胁和操纵,当地居民能够自由地表示意志; 其三,应由联合监督投票。 当然了,虽然国际公约是这么写的,但是在具体地区,在具体的国家,各自全民投票的过程也是有对应的改变。 1913年,投票的目的是选择出新的鲁省政府。 对于这次全民投票,不仅是西南联合的内务部,而且北洋,同盟会以及立宪派势力也派出了相应的监察团人员监察投票过程。 据统计,这次全民投票大会波及了近千余万人,而有效投票高达八百五十七万票,实行监管的人员高达近十五万人。 如此大规模,如此大影响力的一场投票,而时人评论者将这次全民投票称之为:全民政治的开端。 不过,对此看法,秦石璜听到后,他只是摇了摇头。 毕竟秦石璜知道一点:全民投票只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换句话说,全民投票制度是不可能被当做基本国策和基本制度的。 而不能的原因很简单:对于现在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国家来说,投票的人估计连字都不认识,那么投票人哪里能够对一些日常政治事务进行表决呢! 因此,只有在特殊时期,在特殊年代,面对特殊的决定,秦石璜才会同意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政治决策。 而据统计,在秦石璜的半个世纪的当政生涯中,只有两次全民投票发生。 ~~~~~~ 鲁省,烟台。p> 1913,五月十五号,今天是烟,进行全民投票的日子。 烟台县投票的场所被安置在烟台的原刑场。 除了因为刑场足够大,而且还足够宽,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监察团认为,在死刑犯的注视下,搞猫腻投票的人将会受到刑场鬼魂的制裁。 值得一提,尽管在鲁省各个县都有着检查人员存在,但是投票这种“主观意愿”的事情肯定是有暗地交易的存在的。 换句话说,监察团的存在只是为了确保大部分人的投票是公正的罢了。 “下一个人,上来投票。” 烟台县的刑场内,红色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人群中,听到了下一个人,从乡下匆匆赶来的钱五举起了手,大声的回应道:“大人,大人,我要投票。” 主导投票过程的大部分人员还是本地的行政官员。 而听到特有的烟台话,余温用右手招了招钱五,让其过来。 “籍贯?年龄?性别?哦,这最后一项不用看了。” 盯着表格上的内容,余温把三个要填的信息念了出来了。 听着文绉绉的词语,钱五有点困惑,硬着头皮问道:“大人,你刚刚说的什么‘鸡仔’是什么意思?是家里面的小鸡崽子吗?” 盯着钱五,刚刚接班的余温有些无奈。 而经过了这次投票的经历,余温也知道了一个事实。 没读书和读书的人差距是很大的。 毕竟余温相信:只要是读过书,他也不会把“籍贯”二字听成“鸡仔”的。 详细的解释了一番籍贯的意思,钱五听完后却仍然是昏昏沉沉的,挠着脑袋。见状,余温用大白话说道:“你是哪里人?这听懂了吧!” 恍然大悟,钱五看着余温手上的纸张,急切的回应道:“烟台东南钱家村。” 听着熟悉的烟台地方方言,余温用西南联合赠送的圆珠笔,在投票信息纸的籍贯一栏,迅速写上了繁体文:烟台东南钱家村。wap..OrG “今年多大了?” 低着头,余温一边仔细的观察着纸上是否有漏掉的东西,一边问着眼前的钱五。 “上个月,刚满二十七。” 诧异的咦了一声,余温抬起头,看着钱五的样子,心中惊讶。 看你这长相,就算说四十岁,估计都有人信的。 没想到,眼前这个老汉竟然和我是一样大的年纪。 在心里面盘算了几分,余余温手脚麻利的在年龄一项上写下了“二十七”。 盯着余温手脚麻利的写着字,钱五的眼中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色。 毕竟在种地的人眼中,能够写字的人都是大人物了。 “好了,这是你的投票信息表,等会,跟着前面人,你拿这张纸去里面的屋子,而里面会有人跟你详细说明投票的过程的。” 纸墨还没干,余温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