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367 迪化!乌里雅苏台!(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7 迪化!乌里雅苏台!(2) (第1/2页)

    国内的局势一如既往,北洋还是那个北洋,西南联合还是那个西南联合。

    其实,从西省战役开始,再到后续的札达县战役,国内的民众都清晰地认识到了一点:其实,秦石璜颇有左宗棠的风采,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领土保卫者。

    当然,和左宗棠只是一个军机大臣不同,秦石璜可是西南联合近二亿百姓,近一百万西南军的,近七十万干部的最高领导者。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秦石璜的决定也可以看做是西南联合一致的决定。

    当然,对此决定,观点报发表了名为《寸土不失,保家卫国》的文章。

    而对此决定,多家西南联合部级报纸以及西南联合地方报纸,比如西南军报,比如经济报,比如成都民报,比如汉口民报等等,也发表了相应言论。

    值得一提,在西南联合的报刊建设中,现任西南联合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熊克武是第一负责人。因为在职务划分中,熊克武是政治部和思想部的主要领导。

    而新闻舆论则是被划分到了思想工作中了。

    而等到后人反观这一段历史之时,后人或许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西南联合能够受到全国大部分人民的喜欢?

    毕竟,一个秉着“寸土不失”,秉持“以百姓利益为重”的势力怎么可能不会席卷全国,并且带领四万万人迈入世界争霸棋局呢?

    而对西南联合派驻了近十万人的两支部队进驻新省以及外蒙地区,北洋政府对此沉默不语,民间也被禁止讨论此事。

    而更为活跃的南方,虽然各地军阀和同盟会在明面上没有表达出什么支持和反对的的情绪,但是南方民间舆论却已经有人将秦石璜称为“秦圣人”了。

    ~~~~~~~

    新省,迪化。

    “城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坐在临时搭建的前线指挥部中,张近臣问道。

    而从城中九死一生跑出来的迪化守备军,脸上满是血迹的小二用快速且准确的话语描述了迪化城内部的情形。

    “十天前,我们接收到了从伊利传来的紧急战报。而五天前,浩汗国的前锋骑兵部队就已经到达了迪化城外围了。”

    咽了咽口水,小二接着补充道:“城中守军只有不到三千人,就目前看来,敌人至少也得有四万人。”

    “同时因为战争发生的太突然了,城中粮草储备不够,我出来之时,粮草只能吃不到五天了,望将军快速救援。”

    盯着小二,张近臣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按理来说,迪化是新省首府,城中存储的粮草应该至少也要三个月。

    “你们城中的粮草怎么会这么少?难道朝廷,不对应该是北洋没有为你们补充粮草吗?”

    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小二脸上却露出了尴尬之色,但还是解释道:“上一年其实还是有两个大粮仓的。只是在当时革命之时,两个大粮仓全部被烧毁了。”

    心中了然,张近臣接着又问着北洋的粮草为何不到?

    ~~~~~~

    其实,在前清察觉到了各省革命势不可挡之后,满清皇室和满清贵族们也不是没有找一条退路,也不是等着老袁“屠杀”了。

    简单地说,皇室定下的退路一共有三条。

    第一条退路自然是东北老家。

    但因为东北地区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老袁的北洋军阻挡了通往了东北的道路,因此第一条退路就pass了。

    而第二条退路和第三条退路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退往大西北,建立一个小型的政权,以图后续。

    只不过两个退路的注重点不同。

    前者是注重陕甘,而后者注重新省和外蒙。

    清朝皇室的想法很纯粹。

    也即是晚清希望用广阔的领土纵深来阻止革命摧毁清朝皇室中枢的进度。

    不过这个撤退大西北的想法却是被迪化起义和秦州起义打破了。

    同时,为了粉碎晚清朝廷最后的念头,迪化革命者不仅击毙了从北平匆匆赶来的满族亲王爱新觉罗,商承,还烧毁了放置在此地的大部分粮草军械。

    ~~~~~~

    “额,上一年,因为河南前线吃紧,所以新省地区粮草迟迟没有发下来的。而等到河南战役结束后,财政部拖着,没有钱粮拨付。”

    “不满你说,迪化已经欠薪近半年了。”

    说道这里,小二自嘲似的笑了笑。

    好像似乎是在嘲笑迪化的革命者们是在为谁而战。

    察觉到了小二的情绪,张近臣不由得上前拍了拍小二的肩膀,安慰且自豪地说道:“不是我说,对于非嫡系,北洋总是不看重的,甚至还时常刁难。但是,要是你们进入了西南联合,我保证,秦司令可是一视同仁的。”

    想了想,张近臣觉得自己的话语有些绝对了,于是补充道:“至少,我们不会欠薪,也不会搞什么中央和旁系之分。”

    ~~~~~~

    在河南战役失败之后,老袁以及北洋军事高层也意识到军队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因此,在1912年底,以老袁为首,北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